商談結束后,孫策滿意的帶著周瑜離開了。
這個時候,王凱對參軍們說道“諸位,剛才我已答應了孫策的請求,吾打算盡起水軍從水路相助,爾等以為如何”
參軍們聽后也是思索起了王凱的打算。
很快,郭嘉便站了出來進言道“主公,臣附議,從水路進攻我軍的損失能夠降至最低,而且我們也不算食言。”
緊跟著,其余四位參軍也都贊同了郭嘉的話。
王凱見眾人意見統一,他立即傳令各部按照這個計劃準備。
再說回孫策這邊。
離開春谷縣后,周瑜一路都是愁云密布。
孫策發現周瑜的異常后,他很是疑惑的詢問起來“公瑾,夏王已經答應出兵了,你為何還是一副愁眉苦展的樣子”
“主公,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聽到這話,孫策先是一愣然后笑著回道“公瑾,你與我雖是君臣,但亦是兄弟,你有何話直說便是。”
周瑜醞釀了一下這才回道“主公,您答應夏王對他們糧草,臣以為您答應的太急了。”
孫策想了想還是沒能抓住要點。
“公瑾何出此言呢”
“主公,您輕易答應對夏軍糧草,我軍將士的軍心勢必會受到影響。”
“這與軍心有何關系”
周瑜隨即開始耐心的解釋起來。
聽完周瑜的解釋,孫策這才后悔了。
“公瑾,若真如你所說的那般,我現在該當如何”
“主公,雖然我們能對此事守口如瓶,可夏王早就對東吳覬覦許久,接下來我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最差的結果無非是主公投靠夏王。”
“也罷,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再轉向曹操這邊。
曹操帶著敗兵逃到了秣陵縣后,他立即派人前往了吳郡,他打算召集兵馬從秣陵縣進行反攻。
待傳令兵離去,曹操也是在秣陵縣進行調整。
轉回宛陵這邊。
孫策帶著周瑜回到宛陵的時候,那些已經投奔曹操的文官們也收到了魏軍大敗的消息。
這個時候,已經來到廣陵縣的張纮也是面見了張昭。
隨著二人碰面,張纮頓時對張昭說道“子布,你可知魏軍戰敗的消息”
“子綱,這個消息我已知曉。”
“子布,你說我們才投奔魏王沒多久,可魏王就遭遇敗績,我們是不是有點操之過急了”
“子綱,現在說這些也于事無補,我們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只能繼續走下去,現在可沒有我們后悔的機會,就算吳王擊敗了魏軍,但東吳覆滅也是遲早的事情,畢竟西夏方面對東吳也是虎視眈眈,我們現在能夠做出的抉擇只有一個。”
張纮想了想也認可了張昭之言。
與此同時,張昭利用自己在東吳的影響力推動了大量的中層文官舉族遷移。
隨著這些中層文官遷移,東吳的政治體系徹底崩壞了。
當孫策麾下的眾將奪回丹陽各縣的時候,這些將領也發現了城內極度缺少治理的官員。
為了穩定百姓,這些將領只得一邊留在城內處理政務,一邊派人通知孫策。
孫策回到宛陵之后沒多久,他便著手開始為夏軍籌集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