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曹操也開始調整自己的政治制度和軍隊制度,這樣他才能更好的與西夏王凱爭奪天下。
說完北魏這邊。
再轉向西夏長安城。
曹操繼位后沒過多久,西夏這邊也準備好了讓王凱稱帝。
待西夏群臣做好準備,中書令房喬當即面見了王凱向其匯報了稱帝一事的準備過程。
王凱得知群臣已經做好準備,他頓時對房喬說道“玄齡,既然萬事俱備,那就按計劃行事吧”
諾了一聲,房喬便領命而去。
三日之后,長安城郊外的一處農田內,一個農夫像往常一樣入田耕作了一段時間,他突然挖到了一個錦盒。
頗感疑惑的農夫隨即將錦盒徹底挖了出來。
然后,農夫打開了錦盒查看。
隨著錦盒打開,農夫一眼就看到了盒中的傳國玉璽。
大驚之下,農夫連忙關閉了錦盒然后收拾東西回到了自己的屋中。
翌日,農夫抱著錦盒來到了長安城內敲響了京兆尹府門外的鑼鼓。
京兆尹李恢聽到府外傳來鑼鼓聲,他立即宣敲鼓者入堂了。
那名農夫來到李恢的面前后,李恢頓時詢問道“來者狀告何人”
“啟稟大人,草民于昨日耕作時發現一個錦盒,今日前來是來進獻此物的。”
李恢一聽很是無奈,可他又不能拒絕農夫。
最終,李恢讓農夫呈錦盒。
農夫隨即將懷中抱著的錦盒呈到了李恢的面前。
隨著農夫放下錦盒并退下,李恢立即打開了錦盒。
當李恢看到盒中之物時,他一眼就認出了盒中的東西乃傳國玉璽。
大驚之下,李恢連忙追問起了農夫“你是從何處發現此物的”
“回大人,草民是從田里挖出來的。”
李恢聽后立即表示要重賞農夫。
而農夫一聽則完全呆住了,因為他還不清楚自己挖出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東西。
待農夫緩了緩,他當即便答應了李恢的賞賜。
隨即,李恢派人帶農夫去領賞去了。
而李恢則收好了傳國玉璽。
翌日早朝,李恢站了出來向王凱進言道“主公,昨日有一農夫從田中挖出了傳國玉璽,此乃大吉之兆,這預示著主公應當順應天意,承繼土德代漢。”
聽完李恢所言,群臣雖然心中有數但還是紛紛勸進了起來。
王凱見群臣勸進,他假裝猶豫了一下然后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很快,傳國玉璽的的傳說便在長安城內傳開了。
長安百姓聽到傳說時毫不介意,因為是王凱帶領他們過了富足的生活,對于王凱稱帝,他們完全是舉雙手贊成。
王凱得知百姓們的意愿后,他對稱帝再也沒有什么顧慮了。
七日過后,王凱在長安正式稱帝并改國號為夏,年號則改為黃武。
王凱稱帝后沒過多久,大魏皇帝曹操也收到了長安傳來的消息。
當曹操得知王凱竟然靠傳國玉璽登基時,他再次感慨王凱是他一生之敵。
隨著曹操、王凱先后稱帝,北魏政權和西夏政權自此正式對立起來。
為了能一統天下,曹操和王凱也是勵精圖治準備畢其功于一役。
在決戰之前,他們絲毫沒有妄動刀兵的想法。
天下一分為二的時候,身處遼東的劉備也得知了曹操、王凱稱帝的消息。
為了不讓漢室徹底覆滅,劉備在遼東自立為帝并延續著大漢政權。
因為遼東地處偏遠,劉備承繼的大漢政權也被稱之為遼漢。
自此,天下大勢基本已經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