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曹仁叫了樂進的名字。
“樂進聽命。”
“吾命你即刻領兵三萬趕往潁陰縣組織第三道防線。”
樂進一聽也迅速領兵而去。
布置完成后,荀攸站了出來對曹仁說道“曹仁將軍,雖然我軍以襄城、潁陽和潁陰為據點層層阻擊,但西夏這次畢竟是王凱親自領兵殺來,我們還需在許縣做好堅守待援的準備,這許縣決不能讓王凱奪下,如若不然,北魏軍心勢必受到沉重打擊。”
“荀軍師所言我皆明白,我這就開始布防。”
隨后,曹仁召集了余下眾將開始布防許縣。
再轉回王凱這邊。
王凱大軍進駐父城縣后,王凱并沒有立即進軍,他暫時停在了父城縣向徐勣傳遞消息。
很快,陽城縣內的徐勣便收到了王凱的傳信。
待徐勣看完書信之后,他頓時感慨道“陛下大軍已經進入潁川郡,看來我也是時候出動了。”
感慨之后,徐勣立即回信了一封。
然后,徐勣召集眾將宣布了進軍的事情。
聽到進軍消息時,魏延當即便感慨到“看來是陛下大軍已經殺至。”
徐勣見魏延道破,他也沒有隱瞞而是直言相告。
眾將得知王凱已經進入潁川時,他們也都表現的躍躍欲試。
這時,徐勣下令讓眾將即刻準備出發。
眾將收到軍令后迅速歸營開始點兵。
待徐勣這邊準備完畢,他們當即在徐勣的率領下向著陽關進軍了。
沒過多久,當王凱收到徐勣的回信后,他也是感慨起來“徐勣與我同時進兵,我便要讓這曹仁首尾不能相顧。”
感慨之后,王凱這邊也點齊大軍開始出征了。
不到數日,徐勣和王凱的大軍分別趕到了陽關和襄城之外。
先說陽關這邊。
當徐晃得知西夏又有援兵趕到時,他這才有些理解徐榮為何會一直在陽關外按兵不動了,可徐晃不知道的是,這仍然是他的誤解。
隨著徐勣大軍趕至陽關外,徐榮立即接納大軍進入了大營。
而后,徐勣召集眾將并對他們說道“諸位將軍,大家已經知道陛下進入潁川的消息,我等也到了為陛下盡忠的時刻,希望大家今后齊心協力助我大軍拿下陽關。”
眾將聽后紛紛允諾下來。
這時,徐勣又詢問起了徐榮。
“徐榮將軍,你在這陽關外駐扎許久,這附近的地形你可曾繼續探查”
“回將軍,末將已經摸清了這陽關外的地形,若將軍打算采用水攻之計,我們應當將大營移至附近的小山坡上,如若不然,當洪水過境之時,我們也會受到波及。”
徐勣一聽立馬回道“移營一事暫且不急,陛下的大軍此時應當在進攻襄城縣,如果我軍過早的拿下陽關反而不能策應陛下的大軍。”
聽到徐勣這么說,眾將皆表現的有些疑惑,可徐勣也不打算再解釋。
就這樣,徐勣這邊暫時休息了起來。
這個時候,城內的徐晃則派出了斥候打探夏軍大營的消息。
翌日。
待魏軍斥候回城向徐晃匯報了敵情后,徐晃開始思索起來。
這關外的夏軍竟然達到了十萬之眾,看來守衛這陽關是一場硬仗呀。
說完陽關這邊,再轉向襄城這邊。
隨著王凱三十萬大軍逼近襄城,襄城守將高覽頓時憂心不已。
沒想到此次入侵潁川的竟是西夏皇帝親至,看來我這份差事并不好做。
感慨之后,高覽一面下令加強守備,一面派出斥候密切關注夏軍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