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就這么定下了。”
就在這時,周瑜提出了一個問題。
“薛將軍,我軍將士皆是步卒,我們該如何進攻合肥城呢”
聽到周瑜發問,薛禮立即答道“周將軍問的好,吾打算讓楊將軍麾下的荊州水軍載我軍過江。”
“為此,我軍主力需先趕往春谷縣。”
周瑜聽后再也沒有問題了。
隨即,薛禮傳令全軍向著春谷縣進軍,而來到宛陵參加會議的楊素則立即趕回了春谷縣,準備擺渡西夏大軍。
不到三日,薛禮帶領的大軍便趕到了春谷縣內駐扎了下來。
而后,薛禮派人聯系了大將楊素。
楊素收到薛禮的軍令后,他迅速帶著荊州水軍來到了春谷縣。
薛禮見楊素領兵前來,他立即命楊素率部擺渡大軍。
楊素得令后很快便帶著一支陸軍向著襄安縣而去。
當楊素麾下的水軍趕到襄安縣時,此城附近卻遍布北魏水軍。
見此情形,楊素并不敢貿然出戰,因為船上的大多數都是陸軍,水軍將士則被留在了春谷縣。
無奈的楊素跟著便下令撤退了。
北魏水軍發現楊素部后,他們的斥候追了一陣便撤了回去,因為他們害怕是夏軍的陷阱。
待北魏水軍斥候回城,他們立即將夏軍入侵的消息傳到了朱濤的耳中。
當朱濤得知有一支夏軍殺至襄安縣時,他頓時感慨起來“沒想到夏軍來的這么快,還好我已在襄安縣布置好了防線。”
感慨之后,朱濤親自來到了襄安縣靜候夏軍來犯。
再說楊素無奈撤軍后,他很快便回到了春谷縣內。
當薛禮得知楊素帶著兵馬回來時,他立馬率領眾將趕到了楊素的面前。
緊跟著,薛禮詢問起來“楊老將軍,你怎么又把兵馬帶回來了”
“回將軍,我軍渡江之后便一路向著最近的縣城襄安縣而去,可這襄安縣內布有大量北魏水軍,末將無奈只得率部歸來。”
“什么,襄安縣竟然有大量北魏水軍,若是如此,我軍兵馬要想上岸恐怕得費些功夫了。”
聽到薛禮這么說,周瑜頓時站了出來進言道“將軍,末將有一個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周將軍且說。”
“將軍,這長江北岸只有三個地方可供上岸,其一是九江郡的歷陽縣,余下兩個則分別是廬江郡的臨湖縣和襄安縣,若吾所料不差的話,北魏兵馬應該早已在渡口布下重兵了。”
“周將軍,你這意思是說我軍很難北上了”
“非也,其實長江北岸除了這三個明面上的渡口之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渡口。”
“哦那是哪里”
“回將軍,此處名叫樅陽,這個渡口是我秘密打造,除了我知道這個地方,其余人皆不清楚。”
“那這樅陽通往何處”
“回將軍,這樅陽渡口臨近居巢縣,但我們可不去往居巢縣,只要大軍能安然渡江,到那時要想進攻哪里,還不是將軍說了算嗎”
薛禮一聽頓時沉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