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一個燒餅夾雞蛋,一碗雞蛋湯,再來兩個白燒餅。”楚順風進了小店,小店也就六七張桌子的樣子,不是很大。此時小店里的人并不是很多,從穿著打扮上看,幾乎都是村里的人,只有在靠近門口的一桌的兩位老人一身旅行者的打扮,應該是來旅游的人。
楚順風這吃法也不是什么傳統吃法,挑食的毛病讓楚順風在外面吃飯很是窘迫,能搭配出這么一頓早飯,也是長期經驗所得,實屬得來不易。
雖然隔著一道簾子,但從遞菜窗口還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店老板的容貌。店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雖然胡子已經刮了,從臉頰上淡淡的胡茬還是可以看出胡須是很濃密的。
店老板膀大腰圓,一米八幾的身高,胸前的圍裙已經微微發黃,頭上并沒有戴帽子,正在后廚忙活著。農村的早點攤沒有成里那么講究,大家也就見怪不怪了。
小店就兩個人,寒暑假孩子回來后會來店里幫幫忙。老板娘也是一個精明能干的人,楚順風覺得和梅姐的性格差不多,為人處事給人一種熱情親切的感覺。喜迎客人來,歡送客人去,因此也擁有了一些老客戶,楚順風就是其中之一。
老板娘笑著記錄了一下楚順風要的早點,并立刻就算出了多少錢,小店并沒有什么取餐單子之類的,全憑著老板娘的記憶力就搞定了。
掃碼付了錢,楚順風坐在門口的另一邊看著門外的街景。小飯店坐落在村子的中間位置,以前是個合作社,后來合作社改革也就沒再做下去,老板盤了下來,做起了早點生意,起初主要是為村里的老人服務,由于做的好吃,慢慢的來的人也多了起來。
早飯后,楚順風看了一下方向,正準備朝登山的方向走去就聽到有人再叫自己。
“前面的小哥,稍等一下,你也是去爬山是嗎我們夫婦倆兒人生地不熟,能不能帶我們一程。”說話的是坐在小飯店門口那張桌子上其中的一位老人。
老人一身旅行的著裝,頭發幾乎都白了,精神爍爍,完全不像是位六十多歲老人的樣子。
老人旁邊的一位女士,同樣的著裝,頭發卻比老先生黑了不少,正在站在老先生的身邊沒有說話,明顯可以看出是一對夫妻。
“當然沒有問題,要是方便的話,我們現在就可以走了。”楚順風看了看天氣,應該是下不了雨,但還是早去早回的比較好。
兩位老人自然沒有問題,結了賬,拿起背包,一起跟著楚順風朝村外走去。
楚順風主動的給兩位老人介紹了一下可游玩的地方以及注意事項。
兩個老人也都一一記下了,并也聊了聊一些關于自己的事情。原來兩個老人年輕的時候插隊在這的農場干過活,后來就認識了了,回城后兩個人也就結成了夫妻,想趁著身體硬朗在重游一下這些重要的地方。
當然幾十年的變化,有些地方兩個老人已經認不出來了,所以楚順風說的時候兩位老人都很用心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