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酥端著家常豆腐出來時,看到兩人已經把第一碗飯吃得差不多了,而且看他們那樣子,還想起身去盛第二碗。她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倒不是嫌棄他們吃得多,而是她估量著兩人都是藝人,要控制體形,就沒煮多少米飯,怕他們這么個盛飯速度,那一鍋米飯不夠他們吃啊
“你們藝人不用控制體形么”蘇酥這話剛問出口,沈昌抿和珪賢就頓住了腳步,彼此看向對方的眼神里滿是尷尬。
最后還是珪賢出聲緩解了這份尷尬“其實我們運動量還挺大的,真的。就,我們需要練習舞蹈,每天都要練習很多遍。”
蘇酥眨眨眼,認真聽著他解釋。她其實不太懂藝人這些,但練習這事她明白,就跟她學廚藝一樣,新手時期光是練刀工就練了好久,蘿卜什么的都切吐了。
于是她點點頭,然后有些猶豫得小聲說“其實是我怕米飯不夠吃。如果你們還要吃的話,我給你們煮點海鮮湯米面”
雖然不知道什么叫海鮮湯米面,但這不妨礙沈昌抿和珪賢忙不迭得點頭同意她這個提議。
蘇酥在心里盤算了一下廚房里有的食材,除了前兩天剛做好的熏魚,就只有她準備晚上紅燒的梅魚。雖然東西不多,但煮海鮮湯米面夠用了。
米面1是蘇酥老家特有的面食,a上沒有,還是她這幾天閑著沒事,用大米一點一點做出來的。
蘇酥外出讀書之前,一直以為全國各地都有這米面,結果后來才知道,壓根就不是這樣的。米面不僅得用大米做,工序還有些復雜,在以前機器還沒加入生產行列中時,產量算不上太高。
正是好奇這米面的加工過程,蘇酥曾經花了不少時間研究過制作方法,這兩天又有空閑,便做了一些。
原本做米面有一步驟是需要把浸泡過的米加工成米漿的,在老家時,家里剛好有石磨,用來磨米制作成米漿剛剛好。但現在沒這條件,她只好用料理機一點點地磨。好在最后制作出來的米面還不錯,和她以前吃過的那些味道沒什么太大差異。
而現在,蘇酥把她做好曬干的米面拿出來,準備煮海鮮湯米面。湯米面的湯底一般都是加肉湯,可惜這次著急做,她沒時間準備肉湯,只好直接把水燒開后就往鍋里放入梅魚煮熟。趁這個時候,她又在旁邊煎了兩個荷包蛋。等到梅魚熟得差不多了,她就把米面放進去。時間也不用太多,就幾十秒的時間,米面就已經軟了下來,這時候再往里放青菜、荷包蛋和熏魚,煮到米面完全軟了,加些鹽調味就足夠了。
蘇酥習慣湯米面用大碗盛,搭配上系統的青花紋路的瓷碗,她感覺自己都不是在南韓,而是老家,手上端著的海鮮湯米面和她印象中的老媽煮給她吃的樣子在眼前重合了。
她微不可聞得嘆了口氣,然后趕緊把兩碗海鮮湯米面端給了沈昌抿和珪賢。
兩人早就趁著蘇酥燒海鮮湯米面的時間,把第二碗米飯吃光了,之前端上來的爆炒文蛤和家常豆腐也被吃得沒剩多少。雖說兩碗米飯下肚,但對他們這樣運動量還挺大的藝人來說,擠擠還是有容納空間的。
海鮮湯米面和爆炒文蛤又是不一樣的味道了,爆炒文蛤是香,香氣撲鼻,海鮮湯米面卻是鮮,鮮得眉毛都快掉了。
“要吃辣的話,旁邊有辣醬、干辣椒粉,不過是種花家風格的,和你們這里的味道不太一樣。”蘇酥提醒他們道。
這辣醬算不上太辣,但干辣椒粉的威力還是很大的。這多虧了她一個來自貴州的同學,幾年同學下來,帶著她居然吃習慣了辣。
沈昌抿和珪賢被她這么一說,動手舀干辣椒粉的手一頓,先用筷子小心得蘸了一丁點辣椒粉嘗嘗味道。結果甫一入口,就被辣得眼淚都飆了出來,鼻子也紅通通的。
“這也太辣了吧”好不容易把辣意壓下去,珪賢皺著臉,如臨大敵般地盯著干辣椒粉。
蘇酥正打算看看a上有沒有什么變化,聽到他這話,便道“嗯,我就是覺得你們這里的辣椒粉不太辣,就自己做了。”
可以,這很凡爾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