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時寒向建寧帝行禮“臣見過圣上。”
建寧帝把陸時寒扶起來“如今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何必在意這些虛禮。”
建寧帝說著嘆了口氣“今日是你母后的冥壽,你去給她上一炷香吧。”
陸時寒頷首“是。”
陸時寒取過一旁的香燭,在唐氏的牌位后磕了三個頭,才把香插在香爐里。
建寧帝看著陸時寒的身影,頗多感慨。
他當初只是個不得寵愛的破落王爺,與唐氏成親后,他與唐氏也是有過真心相待的時光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堅持冊立唐氏為后。
也正因此,他才會對陸時寒格外愛重,十幾年不間斷地尋找陸時寒。
不過建寧帝也清楚,是他沒有護住陸時寒,才讓幾個月的陸時寒流落民間。
就連尋回陸時寒后,他都要因為顧忌謝家的勢力而不能把陸時寒認回來,陸時寒心中有怨,是很正常的。
香霧裊裊,陸時寒看著唐氏的牌位,緩緩起了身。
陸時寒道“是兒子不孝,不能光明正大的祭拜母親。”
建寧帝卻倏然抬起頭。
從前的每一年,陸時寒都會來奉先殿祭拜唐氏,可都是默默祭拜后便離開了,而今日,陸時寒卻說不能光明正大的祭拜唐氏
那何又為光明正大呢,自是恢復陸時寒原本的皇子身份
建寧帝是聰明人,要不然也不會與謝家斡旋多年、最終除掉謝家,自是瞬間便明白了陸時寒的意思。
建寧帝的聲音都在顫抖,滿是不可置信“時寒,你的意思是”
陸時寒拱手“是,兒臣想恢復原本的身份。”
陸時寒一字一句,篤定地道。
建寧帝幾乎以為他在做夢,這是他第一次從陸時寒的口中聽到“兒臣”二字,從前無論何時陸時寒都是自稱微臣的。
建寧帝眼含熱淚,末了,只能道“好,好”
建寧帝除了是皇帝之外,亦是一個父親,自是在意他第一個兒子,對待陸時寒,他從來都是特殊的。
如今陸時寒愿意轉圜心意,建寧帝自是喜不自勝。
建寧帝握住陸時寒的肩膀,良久才道“父皇這就著手安排你恢復身份的事。”
陸時寒在外流落二十多年,一直以陸家人的身份生活,甚至用這個身份參加科考。
而今忽然宣布陸時寒是失蹤的大皇子,肯定會掀起軒然大波。
這件事,建寧帝必須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若不然,便是陸時寒恢復了身份,亦會被人說三道四。
陸時寒垂下眼睫“兒臣但憑父皇吩咐。”
冬至大宴過后。
京里各處都紛紛揚揚地傳出了消息,不僅是京城,整個天下都震驚了
失蹤了二十幾年的大皇子竟然尋回來了
這不啻于一個驚天的消息。
大周朝的百姓都知道,二十多年前大皇子便失蹤了,建寧帝雖然一直在尋找,但卻一直沒尋到。
天下的百姓原本還抱著希望,希望大皇子能尋回來,可日久年長的,一直沒有大皇子的消息,也便逐漸把這回事給忘了。
誰能成想,冬至剛過,大皇子竟然尋回來了。
尋回來也便罷了,失蹤的大皇子竟然是大理寺卿陸時寒。
陸時寒是大皇子的消息,比單純尋回大皇子的事,還要讓人震驚。
京城瞬間就變了天,處處都在討論這件事。
而京城眾人也逐漸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二十多年前,方才幾個月的陸時寒在失蹤后,竟機緣巧合被陸堯臣夫婦撿到了。
而當時姜老夫人亦生了個幼子,只不過不幸的是幼子早亡。
陸時寒的到來,寬慰了姜老夫人。
自此,陸堯臣夫婦便把陸時寒當做親生兒子一般看待。
之后,陸時寒更是以陸家兒郎的身份生活下去,一路科考成為大理寺卿。
至于建寧帝是怎么認出來的,則要從冬至大宴說起。
冬至大宴那天,陸時寒身為重臣,自是要去宮里赴宴,宴上眾人推杯換盞,陸時寒難免喝多了,衣裳上不小心灑了酒。
建寧帝一向愛重臣子,當即便賜了陸時寒一件大氅,以示他對臣子的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