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原以為建寧帝召開此次大朝會,是為了陸時寒恢復皇子身份的事,可沒想到建寧帝居然直接冊立了陸時寒為太子。
這不啻于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
不過待文武百官回過神來以后,覺得建寧帝此舉雖有些出人意料,但細細想來竟也沒什么錯。
正和建寧帝所想的一樣,陸時寒既是嫡又是長,能力又如此出色,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堪當太子。
其中幾個老臣更是頗感欣慰。
畢竟從前二十幾年來,建寧帝都一直未立太子,而建寧帝如今也上了年歲,身子又不好,百官一直是希望建寧帝能立太子的。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國家也應及早立太子,如今方能國祚安穩,人心思定。
之前文武百官更是為了此事不斷上諫建寧帝,只不過建寧帝一直沒有松口。
如今倒好了,直接立下了太子,還是能力這么出色的太子。
幾個老臣當然滿懷欣慰。
自然,除了這些滿意的臣子外,也有許多心懷不滿的官員,覺得事情太過突然,尤其是原本押寶幾位皇子的大臣們。
只不過這種時候,他們是不敢有小動作的。
畢竟建寧帝已經在大朝會上宣讀了詔書,于禮法上,陸時寒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太子。
能參加大朝會的官員都不是蠢的,現如今他們說什么也無用了,若是此時強行出頭,反而不美。
只能待以后再想方設法,把陸時寒從太子的位子上拉下來。
畢竟是人就不可能犯錯,陸時寒當了太子后難免有力不從心的時候,當然,就算陸時寒沒出錯,他們也可以讓陸時寒“出錯。”
到那時他們再出手,方是最佳的選擇。
人心復雜,世事多變,不過不管眾人心里是怎么想的,面上都是一副感動欣喜的模樣,口口聲聲說建寧帝終于尋回了賢良的太子,實在是上天賜福于大周。
不過這些,就不必細提了。
待大朝會結束后,陸時寒被冊立為太子的事瞬間傳遍了京城,而與此同時,沈扶雪成為太子妃的事情,也一并傳了出去。
其實按說此種情況下,一般都是冊立太子之后,再另尋日子冊封太子妃的。
誰能想到,今日竟是一并冊封了太子和太子妃。
這只能說明,陸時寒與沈扶雪夫妻感情頗佳,陸時寒才會如此惦念沈扶雪。
京里人不由得有些感慨。
其實當初眾人都以為,陸時寒與沈扶雪是因為圣旨而成的婚。
世人皆知陸時寒清冷無情,從不近女色,眾人都以為沈扶雪嫁過去以后,會被陸時寒冷待。
只不過竟和他們想的不一樣,至少從冊立太子妃一事看來,陸時寒對沈扶雪是頗上心的。
眾人怎么也沒想到,當初被退婚的沈扶雪,竟有如今的際遇,成了太子妃
心情復雜的不只京里人。
定國公府陸家,亦是震驚至極。
不過震驚歸震驚,定國公府的人心里還是頗高興的。
畢竟不管怎么說,前二十幾年陸時寒都是養在陸家的,就算眼下成了太子,與陸家也是極親近的關系。
兩家早已被綁在了一條船上,是天然的盟友。
而現下陸時寒成了太子,日后若是更進一步當了皇帝,陸家更會隨之有享不盡的榮耀,陸家人當然高興,且高興的不得了。
只一人除外,那便是沈扶月。
沈扶月怔怔地坐在屋子里,聽外面的喧鬧聲。
陸時寒成了太子,乃是大周普天同慶的喜事,陸家自然也要表現出來,是以府里早就安排下人放了炮竹。
就連曾經伺候過陸時寒和沈扶雪的下人,都以這段經歷為榮,說起來他們可是伺候過太子、太子妃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