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個村當的村官”韓書記問。
方晟道“就在我們三灘鎮,方塘村。”
韓書記轉身就走“到方塘村。”
上車時韓書記無意中看到黃副鎮長灰溜溜往小車里鉆,手指點了點道“那個你別去了,留下反省小方同志一起去,”說著邊上車邊意味深長道,“能者上,庸者下。”
路上丁書記等鎮領導才聽說張局長中途被趕下車的事,聽說已打車回城,正在辦公室寫檢查,均暗自慶幸。瞧這陣勢韓書記今天是準備發飆的,事實上突擊檢查暴露的情況也應該發飆,幸好方晟出面抵擋了一陣,很大程度化解掉他的怒氣。
車子開到村部門口,里面沒人,電話聯系后得知村支書正在八里灣魚塘。丁書記趕緊說
“八里灣是村委會號召發起的魚塘帶,走集約化養殖、規模化經營的道路,去年小方同志在這方面作了很好的宣傳發動工作。”他擔心回答不了韓書記神出鬼沒的問題,又把方晟拿作擋箭牌。
果然韓書記立即問“搞魚塘帶的理由是什么萬一發病豈不容易全部傳染,一死死一片”
方晟暗中掃了掃面色不善的鎮領導們,知道自己今天犯了官場大忌功高震主,拋頭露面,而且明顯把黃副鎮長比下一大截,可想而知今后將是小鞋齊飛、亂棒打壓的局面。不過事已如此無法善了,必須硬著頭皮上。
方晟道“魚塘養殖是門很精細的技術活兒,餌料投喂不當、水溫不適、漁具未消毒、塘水酸堿比例失調、放養密度過大以及操作不當,都有可能導致魚病,要從根本上解決魚病的關鍵就是專業化,讓真正懂行的人來管理,這就需要打破原來魚塘主各自為政、分散管理的模式,魚塘帶實質是將魚塘相對集中起來,選聘技術人員統一操作,批量購買魚苗、餌料、肥料等等,從而最大限度節約成本、提高魚塘管理質量。”
“一年下來有沒有成效”韓書記問。
“首先魚塘發病率大幅降低,從前三年平均發病率27降至11;其次發病后能夠及時采取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損失,損失率從前三年平均47降至9;再次批量采購、集中定向銷售避免了魚塘之間相互殺價,同時也節約成本,收益率比前三年平均高出二十六個點,最為重要的是解決了一批勞動力,使他們能投入到農經作物生產中。”
韓書記轉向丁書記“考慮過推廣沒有”
丁書記連忙說“我們正打算向縣里打報告,計劃在九個地質條件符合要求的行政村進一步推廣魚塘帶,同時推出配套優惠政策,并組織人員到附近城市拓展市場,解決魚塘豐收價格下跌的老問題。”
“我要盡快看到報告,”韓書記不容置疑道,這時一名農民大伯挑著肥料筐往田地走,韓書記叫住他,“這位大伯,請問你認識這小伙子嗎”
農民大伯咧嘴笑道“方大學生啊,咱方塘村哪個不認識跟咱們同吃同住,戴著草帽扛著鋤頭一起下地,大熱天還蹲在田里學怎么除蟲怎么除草呢。”
目送農民大伯晃悠悠離開,韓書記感慨地說“我們的干部哪怕做一點點事,老百姓都一點一滴記在心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