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晟沉下臉,過了會兒道“都記下來熱情接待,一個別得罪,但最終肯定公開招標,不可能走議標流程宏泰和旭園捅下天大的漏子,韓書記已表態嚴查,對某些人敲響了警鐘,我們做事也更應該規范自律,不給別人說閑話的機會。”
“好,我們會小心的。”
吃完午飯,方晟從食堂回去時發現小司站在宿舍前轉悠,眉頭緊鎖,奇怪地問
“不休息站這兒干嘛”
小司將他拉到一邊,悄聲道“方書記,從安全角度講,我總覺得您長期住宿舍不合適。”
“哦”通過這段時間相處,方晟知道小司行事踏實可靠,不是為巴結自己而危言恫聽的人。
“您看,”小司比劃道,“宿舍位于鎮正府大院正后方,前面有兩條路進來,后面背對院子后門,如果兩輛車堵住前門通道,一輛車堵住后門,宿舍您那扇門雖說是防盜門,我能五秒鐘打開您信不后窗裝的防盜柵欄,徒手就能扭開”
方晟越聽越心驚。隨著專案組步步緊逼,紀委漫天大網逐步收攏,他很懷疑陳建冬最終會狗急跳墻,在自己身上泄憤,因此安全問題至關重要。
“說說怎么預防”
“我已看中了一處住宅,就在鎮正府大院斜對面巷子里”
方晟手一揮“走,過去看看”
福祿巷距正府正門只有四十多米,巷口寬兩米左右,步行到小司所說的私宅約三十米,兩側都是兩米多高的院墻,不便攀爬。
“車子開不進巷子,不能強行沖撞院門,”小司低聲解釋,“這里全是單面墻,不易攀越,只要在巷子必經之地裝兩個攝像頭,便能一覽無余。”
私宅里住著一對老年夫妻,兒子長期在外做生意,孫子也在外面上學,他們實際就是通常所說的空巢老人。見是方書記前來,忙不迭開門招呼。
院子不大,只有近二十平米,古墻斑駁滄桑,墻根幾個盆景形態各異,院里老槐樹雙臂都抱不過來,頗有幾分民國遺風。堂屋里陳設簡單,一張八仙桌,幾張太師椅,正中供著佛像香燭,東廂房是臥室,西廂房是書房兼儲物柜,面積都在十五六平米左右,兩小口住足夠了。
堂層右側有個小門通向后院,空間更小,一間廚房,一個衛生間,還有口水井。方晟轉了半圈正準備折回,小司拉著他來到廚房右側大樹后面,原來竟藏了個小木門,大概常年累月不用,上面掛的鎖已銹得不成樣子,大概稍微使點勁便能扭斷。
“通向哪兒”
小司聲音更輕“福祿巷西側的福壽巷,出口被車棚擋住了,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