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銅鏡內區為主題紋飾,底紋為淺浮雕翻卷的波浪形紋飾;鯉魚是大頭短尾顯得飽滿勻稱;另外正面分布有少許砂孔,這是典型的錫汞開面的金相特征。”
“值多少錢”嚴華杰只關心價格,因為關系到涉案金額的計算。
“市場上金代銅鏡的贗品很多,但真品寥寥,其價值超過漢鏡、唐鏡,假如我有機會收購,起碼得出這個價。”曾衛華張開五指。
于鐵涯吃了一驚“五萬”
“五十萬”
“啊”嚴華杰滿臉狐疑摸摸銅鏡,“一面爛銅鏡子而已,能值這么多錢”
“物以稀為貴,金代因為銅資源稀缺實施嚴格的管制,嚴禁民間銅交易,每戶只允許有一面銅鏡,因此凡家里有錢的盡可能用足指標,把銅鏡做得又大又厚然后作為女兒的陪嫁,算是財富的象征嘛,”曾衛華笑道,“而這面鏡子品相完好,紋飾清晰的官鑄雙鯉銅鏡僅限于王公貴族使用,你說它值不值錢”
嚴華杰道“這間密室收藏頗豐,由此可見保險柜里的東西更是價值連城。”
“未必,”曾衛華搖搖頭,踱到后面一排中間眼睛又亮了幾分,“乾隆粉彩賞瓶底部款識大清乾隆年制是乾隆官窯標準的青花款識,當時官窯配有專人寫款,因此同一個窯字體幾乎一樣;這種撇口圓腹的賞瓶是標準式樣,從雍正到宣統都是如此;瞧這塊藍彩,值錢就值在這里清代粉彩中藍彩比較高貴,普通賞瓶很少用,一般用作貢品或王公大臣私藏;繪畫也很細膩生動,每條龍的鱗都交待得很清楚,很不錯,很不錯”
“看來曾書記也是大收藏家,學識淵博啊。”嚴華杰不失時機拍了一句。
曾衛華嘆道“業余愛好而已,多年來是收藏了幾件,不過往這里一站”失落之情一覽無余。
出去時曾衛華又忍不住停下腳步,打開一個黑漆描金匣子,里面整整齊齊排列著形狀各異的墨,正面畫有山水蟲魚,背面題著詩句,隨意取了兩塊墨在手心撫摸,細膩如脂,光滑溫潤,當下贊道“好墨應該是宮廷造辦處監制的朱砂墨吧”
“跟普通的墨有何區別”嚴華杰湊趣地問。
“這是宮廷造辦處專為皇上賜給大臣用的,叫御制禮墨,從背后詩詞看應是康熙早年之墨。此墨為桐油煙提煉而成,加膠、冰片、麝香、中藥材和朱砂充分攪拌,再用杵反復捶敲十萬下,俗稱十萬杵,煙料和膠合料才能達到細膩均勻的程度,最后制作成坯料。造辦處監制的墨都要做描金處理,不僅為了美觀,還有密封作用,使墨保持一定濕度雖說受賞賜臣子往往舍不得用,將御制禮墨精心收藏,但墨受寒來暑往、冷熱交替、霉潮侵襲影響極大,流傳下來極為不易,象此類保存完整的精品更是鳳毛麟角。”
曾衛華嗟嘆道。
嚴華杰暗想白翎真不識貨,這么多值錢的古玩都不拿,又想大概因為體積過大、份量太重的緣故,加之時間緊張,只取了些小件吧。
案情分析無須多說,八成卓雄、應志揚和邱海波早知陳建冬等人遺留了大批財物,串通一氣入股冬誠,伺機打開密室。然而不知出了什么變故,或許分贓不均,或許有其它沖突,雙方發生打斗并兩敗俱傷。
嚴厲處理,高度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