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這就決定了”
方晟笑道“決定了,我的秘書我做主嘛,快,把調研報告和那篇文章送來。”
“是”
江璐響亮地應道,急火火地跑出了辦公室。
晚上十點多鐘,市委辦蘇主任打來電話,通知明天早上八點半召開縣常委會議,沒有特殊情況不準請假。
方晟會意一笑。
自己連續三個動作,費約也該坐不住了。明天的常委會大概是給自己立規矩,劃圈子,在費約指定的范圍內做事,否則雙方就得撕破臉皮。
晚上十一點多鐘,突然接到葉韻的電話,只說了三個字
“我來了。”
方晟回答得更簡單“好。”隨即掛斷電話。
他需要養精蓄銳,迎接明天有可能爆發的惡戰
方晟道“只是有一點我覺得奇怪江業經濟發展不算很差,按說財力還可以,可我聽了半天無論投資項目還是城市建設都是小項目,額度過億的一個都沒有,這是什么原因”
吳玉才悶頭不吭聲,其他副縣長相顧而不言,冷場了好一會兒房建軍道
“這是縣常委會定下的基調,一是防止攤子鋪得太大滋生腐敗;二是大工程大基建大投資周期長容易給民生帶來負面影響;三是江業特定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投資謹慎性。”
涉及江業經濟發展規劃和戰略方針,方晟自知還不了解情況不便多說,點點頭道
“既然常委會的基調,以后會在常委會上繼續討論。關于尤縣長提到的停止富民大橋使用并投入修繕,在兩側搭建臨時浮橋的計劃,我在文件中看到四年前這座橋已經進行過一次維修,是么”
尤東明聽出他話中質疑的意味,辯道“富民大橋是江業通向梧湘主干道上的大橋,承擔的運輸量大,來往車輛特別是重型貨車非常多,損耗自然也相當嚴重。四年前維修時這一塊雖不是我分管,但參與了招投標和后期審計工作,施工單位是梧湘”
方晟擺擺手“尤縣長誤會了,我并非懷疑修繕存在貓膩,而是說富民大橋修建于六十年代,當初設計運載量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需要,況且我幾次經過那座橋時發現兩端引橋公路修得過于筆直,這樣車輛上下橋時根本不考慮減速,無形中增大了橋梁負擔。為什么不痛下決心推倒重建一座高標準高質量的現代化大橋,科學規劃、合理設計,確保江業與梧湘的交通暢通”
尤東明訕訕一笑沒說什么,宣朔因為家在梧湘,隔三岔五就要經過富民大橋回去,飽受橋面顛簸、動輒堵塞之苦,一直持有與方晟相同的觀點,遂道
“上任呂縣長多次提過重建,被常委會否決了,理由是工期太長造成交通不便。”
“長痛不如短痛嘛,”方晟聽出來了,常委會確實是壓在縣長辦公會上的一座大山,不經它批準什么事都辦不成,而常委會實質就是費約個人意志的體現,以他的身份暫時不好過早表態,于是轉移話題道,“既然到江業來了,就做好扎根于江業的準備,為當地老百姓真正辦點實事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呢打算從經濟建設方面做文章江業經濟增速和各項經濟指標很不樂觀啊,再這樣穩如泰山下去,大概要被黃海超過了,對于我來說又是好消息又是壞消息。我們必須拋卻舊觀念舊理念,甩開膀子勇往直前,才能在這輪經濟發展大潮中不落伍,不掉隊”
吳玉才陰陽怪氣道“請方縣長具體指示。”言下之意空話套話誰不會說你得拿出點真材實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