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晟暗罵宋仁槿狡猾,原來磨了半天就等自己先開口,遂笑道“宋部長是宋家長子,須得提前介入國家大事,不象方某無牽無掛,閑云野鶴一枚。”
宋仁槿沉聲道“方部長不必自謙,眼下京城圈子誰不知道你是于白兩大家族新生代子弟里的楚翹非但兩家資源都可為你所用,連陳皎、燕慎等新太子黨都青睞有加。”
“泛泛之交而已。”
方晟越說得輕描淡寫,宋仁槿越不信。
“方部長剛從京都回來,應該嗅到不尋常的氣息,事實上,換屆大戰已提前開打,而且比往常都來得激烈,”宋仁槿音質很好,聲音雖低得出奇卻字字清晰,“原因之一是有人該退不退,打亂了原本循序漸進的接班格局;原因之二是過去傳統勢力慣用的幕后協商機制,使得局勢能保持斗而不破、激而不烈的穩定,如今不同,有人想亂,然后借機火中取栗,所以形勢非常復雜。”
這是方晟第三次聽到該退不退的關鍵詞,說明最高層核心圈的分歧已非絕密,逐漸擴散到相對廣泛的圈子。
“京都不少人知道,可以說硝煙四起。”方晟當然不會透露替于云復傳話給白老爺子的隱密。
“本屆政治局屬于傳統家族勢力的有三人,分別是中宣部長、副總理和人大副委員長,從年齡分析都能留任一屆,不過你岳父在中宣部干了兩任大概要換個位子,”宋仁槿侃侃而談,“本來常委誰留誰退不關傳統家族的事兒,應該是更高層次的沿海派與保守派之間的博弈,或者說是沿海派內部的火拼,隔岸觀火更為妥當。然而最新流出的方案令人擔憂,為安撫黨內強烈反彈,據說要將常委人數增加到七人,政治局委員也增加五個名額”
方晟不由吃驚道“那樣的話好像有點亂啊”
“何止亂,簡直亂彈琴”宋仁槿憤憤道,“為了確保自己留下,隨意增加最高層名額,就算鄉鎮黨委也不可能如此吧此先例一開后患無窮到了下下屆就有可能是九人,然后十一人、十三人,最后干脆取消常委制,來個主席團好了”
“吳家什么態度”
宋仁槿凝視著對方“為分化和拉攏,據說很可能弄一個名額給傳統家族勢力,也就是說家父、你岳父和吳曦當中有人有機會進常委”
“二桃殺三士”
“我們宋家絕對不參與這場無聊的游戲”宋仁槿擲地有聲道,隨即轉向方晟,“你覺得呢”
一個名額換來所有傳統家族勢力支持增選方案,同時幾個家族之間為上位爭得你死我活,可謂一招妙棋。
問題在于,盡管大家輕而易舉看穿陰謀,但常委的誘惑太大了,還是會有人抱著僥幸心理鋌而走險。
相比于云復和吳曦,宋寒楓顯然最沒希望進常委,因為從主政直轄市的書記轉任人大副委員長,本身就是向二線靠攏的標志。而中宣部長和副總理進常委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謂順理成章。
因此無論于公于私,宋家自然竭力反對新方案;但于、吳家則在兩可之間,畢竟還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
宋家苦心費詣利用諸云林的案子把方晟叫到晉西,實際上就是試探于家態度,同時釋放合作的信號,希望通過聯手反對新方案結成聯盟。
于家到底怎么想,上次于云復在池塘邊那一席話早已表明心志,白老爺子也聽出來了,所以于白兩家毫無懸念將站在反對陣營前列。
但方晟還不想亮出底牌,否則后面怎么玩
故意沉吟良久,緩緩道“我明白過兩天回趟京都,陪小貝練高爾夫,跟白翎也有頓飯局,順便轉達宋家的意思。不敢打包票,但我盡量不讓宋部長失望,如何”
聽方晟刻意提到白家,宋仁槿不覺大喜因為聯姻關系,宋老爺子已跟樊老爺子達成共識,如果向來相互掣肘的白家也站到反對陣營,等于代表大多數軍方勢力,其影響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