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道“不管當時誰先動手,也不管理由有多充分,咱沖進這幢大樓就是不對,這一點咱認,愿意負該負的責任,但在此之前有三點要求,方主任,我可以說嗎”
“哪三條”方晟問。
“第一條,支持管委會禁摩決定,但要給至少一周緩沖時間,”老楊誠懇地說,“咱都是工人,成天在廠里忙前忙后連上廁所都是一路小跑,平時開慣摩托車上下班的吧,總得想辦法換個交通工具,或者買電動車,或者買自行車對不對每天開摩托車回家的,可能以后主要住廠里宿舍了,那得添置生活用品對不對反正管委會不能這么著急所以咱的要求是把扣押的車子還給咱,給個緩沖時間。方主任,您覺得呢”
方晟略作沉吟,道“車子可以歸還,緩沖問題我也可以代表市委現在就同意,具體一周還是五天,或者三天,要等交管部門評估后正式決定。”
老楊與三名工人代表對視一眼,面露喜色“好,好,好,我們就知道方主任通情達理,想我們老百姓所想,從來不擺官架子。您瞧那個姓陳的主任,算什么玩意兒”
“第二條要求呢”方晟打斷道。
老楊道“那得說說公交車的事了,記得方主任在紅河的時候有個規劃叫十條道路通省城,十條道路通銀山,就是說計劃開通20條公交線路。方主任調離紅河時,差不多開了一半兒,很多工人住的地方沒通公交,不得不開摩托車往返。要問我們為什么不騎電動車,因為距離遠電力不足啊,摩托車馬力大速度快又開得遠,雖然燒油也心疼沒辦法呀,誰叫咱沒錢買不起小汽車對不對開辟公交線路的事兒本來歸明局長管,她又調走了,之后這件事沒人管。方主任,如果能坐公交車,咱何必風里來雨里去地開摩托車每年多花上千塊錢呢。”
方晟深有同感。
當初提出開通20條公交線路,旨在紅河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交網絡,解決落戶企業工人上下班問題。然而以羅世寬、紀曉丹為首的市正府跟他不對付,期間雖然較量了好幾次,但他們很快變得狡猾起來,專門在不引人注目、提不上臺面的領域設置障礙,讓方晟有火沒處出。增設公交線路就是一例,紀曉丹不拒絕也不同意,指示“綜合考慮、慎重調研”,交管部門心領神會,之后一拖再拖直到方晟調離只推進了一半。之后明月雖頻頻到市里跑手續,但陳景榮自恃甚高,根本不屑與方方面面溝通關系,明月跑斷腿也毫無進展。明月抽調到市委后,這塊工作壓根無人接手,等于主動放棄。
“關于公交線路問題,我會向許書記專題回報,組織相關部門會商并盡快加以解決,”方晟道,“我不能承諾期限,但這件事我會放在心上,定期檢查進度,對辦事不力、效率低下的部門和領導予以問責”
老楊連連點頭“有方主任這句話,咱放心最后一個條件那個”他朝三位工人代表看看,神情間有些緊張。
方晟道“有話直說唄,老楊。”
“最后一個條件咱都是大老粗,沒什么文化,著急起來容易沖動,沖動之后就不顧后果地蠻干,所以今天”老楊騷騷后腦勺道,“咱承認錯誤,麻煩方主任看在大伙兒沒亂砸亂搶,沒打傷人的份上,幫咱說說情,一方面呢不要追究咱的法律責任,一方面別叫老板們開除工人等等,咱混口飯吃都不容易,不想丟掉這份工作。”
方晟長長思考,老楊等幾個工人瞪大眼睛緊張地看著他,會議室里一片寂靜。
良久,方晟緩緩道“毆打交警、沖擊管委會、限制公務人員人身自由,性質不僅僅是妨礙公務,而涉及暴力抗法的問題雖說情有可緣,但違法就是違法,沒理由可講的,這一點你們明白吧”
“明白,明白,所以咱堅持請方主任過來,就指望您幫咱說說話,下不為例,成不”老楊哀求道。
方晟朝徐靖遙和王總掃了一眼,道“徐總、王總是開發區企業老總代表,兩位說說處置意見。”
徐靖遙與方晟合作多年,心意相通,道“關于開發區交通問題之前各家企業都有反映,某種程度講給工人上下班造成不便,這是投資運營環境的先天不足,管委會在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前提卻急于禁摩,連緩沖期都不給,造成了很大的混亂。公正地講工人們固然做得不對,不該毆打交警沖擊辦公樓,但根子還在管委會領導,我實說了吧,陳景榮主任對此次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