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竇康、慕達等人都十分重視后備人才培養,本土派逐漸坐大引起歷任市委領導以及郜更躍的警覺,之前兩任市委書記、市長不約而同采取打壓政策,加之成槿芳在里面煸風點火,但凡有點能力的本土派年輕干部或調離鄞峽,或貶到山區工作,或在邊緣化和冷門單位任閑職,難怪竇康急得上火。
“沒有永遠的江山啊老竇,咱哥幾個能弄到什么程度就弄,不行放手,沒必要勉強。”慕達意興闌跚道。
“唉”
竇康極不情愿地長長嘆息。
鄞坪山景區工程進展順利,目前已打通亂石崗到裕果嶺的單行車道,大型機械、工程車、開山破石設備可源源不斷運至裕果嶺,既方便兩端同時拓寬山道,又能著手進行度假山莊的基礎建設。
聯合辦學方面,前期雙方接觸、洽談以及省正府相關部門會辦后,開始進行實質性會談,第一樁難題便是吳郁明和方晟所預料的校名問題。
不單竇康等本土派對此看得特別重,就連一直支持吳方的梅秋、魏昌成也竭力反對,表示寧可談不成也要維護鄞峽學校的招牌
談判陷入僵局。
“兩個破學校每年本一人數加起來不到10個,連續三年沒有985、211學生,還好意思誓死捍衛。”吳郁明發牢騷道。
方晟也嘆息道“省城名校出教學資源,投資公司出資金,三中、七中就換個招牌而已,這種便宜都不干,真是榆木腦袋。”
兩人唉聲嘆氣好一會兒,方晟道
“事情總得解決,硬拗不行就想辦法變通吧。”
“你的意思是”
“我是市長,還是市委副書記。”
“唔”吳郁明很快悟出方晟的意思,眼睛一亮道,“一個學校,兩塊招牌”
“聯合辦學就是通常所說的公私合營,既要承擔公辦學校義務,即按學區劃分招生,又可以酌情按市場價收費,優質教育資源,那么,我們不妨保留三中和七中的招牌,按學區按公費標準招收學區內生源;另一塊牌子則是省城名校分校,按市場價和成績面向全市招生。”
吳郁明慢慢想了會兒,笑道“行,還是你點子多”
折衷方案很快在常委會上通過,緊接著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劃之中瀟南一中因本身就是公辦學校,到外市辦學還需要辦理手續;反倒是瀟南理工附中先行一步,立即派工作組入駐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