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偶像劇,市場群體主要集中在學生和年輕人,在這個年齡段,柳青青的人氣的確高于喬娜。
投資人都覺得有道理,制片人、總導演、監制等也無異議,換角的事兒就這樣敲定了。
女一號,女二號,在投資人看來就那回事,但在喬娜看來無異于奇恥大辱
正處于事業黃金期的她,不管片酬多少,不管言情偵探武俠古裝劇,女一號都是鐵板釘釘
第二天開工儀式前半小時,喬娜的經紀人正式通知劇組喬娜由于個人原因退出
違約金是不存在的,因為劇組在未溝通的前提下擅自將女一號變成女二號,違反承諾在先,喬娜退出有理有據。
制片人深知喬娜退出的嚴重性,緊急與經紀人磋商,提出提高片酬和待遇、許諾下部劇絕對女一號、增加曝光率和宣傳力度等條件,經紀人不為所動,聲稱只要不是女一號就沒法談。
談判破裂,喬娜的經紀人隨即公開發布退出劇組的聲明,使得電影還未開拍便遭到沉重打擊
之后事態發展一如預料,柳青青在年輕人年齡段盡管享有非凡的市場號召力,但演技稚嫩的她缺少大牌明星壓陣,根本挑不起一臺大戲
從市場角度講,一部電影能否賣出較好票房,除了針對性群體外還得有其它受眾體,本來以喬娜“萬人迷”的魅力可以完美地實現這個目標,她退出后,很多影迷偏激地提出抵制這部電影,不去影院的口號
由此注定它的命運。
電影上演后,媒體先是“愕然”,紛紛指責制片方不講誠信,前期宣傳有喬娜加盟,中途將人家撤換掉;接著各路人馬抨擊柳青青演技單薄,基本全是面癱式和瞪眼式表演,根本不具備主演資格;其間又鬧出假票房、票房調包等鬧劇,網絡上評分也低得一塌糊涂。
最終投資九千萬的青春偶像片,票房只有不到五千萬,刨去分成、宣傳等費用,投資人虧得鼻青臉腫
喬娜和曹總也因此結下梁子。
曹總氣憤喬娜不顧大局,為圖虛名撕毀合同,導致票房慘敗;喬娜則記恨曹總換角建議
這一點曹總覺得很冤枉。明明七嘴八舌提議的事,不知怎么傳到最后變成他主導,是不是自己名氣最大的緣故
換普通演員,早被曹總打壓排擠出影視圈了。喬娜不同,作為當紅一流明星,擁有足夠人氣和流量,隱隱有與曹總抗衡的能力,甚至,某些方面具備獨特的優勢。
一年多來兩人小規模磕碰了幾回,有時曹總投資的項目被喬娜攪掉,有時喬娜簽好的片子突然遭遇換角,彼此都知道對方使的手腳,卻都拿不出證據。
兩個月前,喬娜突然放大招矛頭直指曹總,焦點是影視圈眾所周知的潛規則陰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