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沒明說,但各種渠道反饋來的信息無不表明竇康為首的本土派,以及國騰油化老總郜更躍參與其中。
地皮只有一塊,誰的力氣大誰就贏。
根據市招投標評標專家庫制度,全市有100名符合資質的專家入選專家庫,評標前一天由招投標中心隨機挑選5名專家加入評標小組。
評標小組另四名成員是市國土局副局長一人、市建設局副局長一人、市招標投中心副主任一人、市正府副秘書長一人。
四名副職并非指定,而是隨機安排,輪流參加。這種不確定性就帶來可操作空間,因為派誰參加評標,單位一把手有很大的決定權。
市正府方面,本來應該由新上任的諸葛誠安排,但出于眾知周知的原因,諸葛亮仍未正式到崗,副職中排名第一的曹副秘書長請示耿大同誰主持此次招標。
“那個嘛”耿大同將幾個副秘書長名字在腦中過了一遍,道,“嗯,請老馮辛苦一趟吧。”
馮副秘書長原是開發區副主任,馬天曉著力培養的后備,之后競爭鄞坪縣委書記時敗給了諸葛誠,為避免同屬本土派的開發區主任俞東俊穿小鞋,馬天曉將他臨時弄到正府辦,以圖日后安排更好的崗位。
馬天曉被免職懸空后,馮副秘書長象垮掉似的,幾天消瘦了十多斤,成槿芳暗中委托耿大同給他打氣,才勉強活過來一點。
官場如此殘酷,可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談過話后,馮副秘書長表示今后唯耿大同馬首是尊,可想而知,他主持此次招標會傾向誰。
市國土局、市建設局、市招標投中心所派的副職都是清一色本土派干部,要么臉上貼著竇康的標簽,要么是慕達、蒲英江等人的老部下。
多年的經心苦營,本土派人材厚度和勢力可見一斑
之所以雙方都鉚足勁在評標小組成員上做文章,就是沖著評標規定里的評分因素
投標價格占總分百分之八十,剩余百分之二十由評標小組成員根據投標單位綜合實力、成功實施項目、資質和注冊資金、工程后期質保承諾等進行打分。
雖說有打分最低不得低于十分、最高不得超過十八分的規定,但八分差距足以很大程度決定中標單位
原因很簡單在工程量、工程成本日益透明的今天,投標單位報標不可能出入太大,最終取決于評標環節。
離正式開標還有兩個小時,方晟突然親自打電話到招投標中心,威嚴地說
“我是方晟那個柯察巷地皮的招投標,暫時緩一緩”
中心吳主任驚訝地脫口而出“可是方市長,各家標書已經送過來了,怎么辦”
“先封在那兒,等通知”
方晟說完便掛斷電話。
吳主任呆呆拿著電話,半天沒回過神來。
作者為增強交流,及時了解溝通朋友們的意見建議,本人創建“官場先鋒書友會”微信群,微信號jishao謝謝大家關心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