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吳郁明的分析異曲同工。
方晟又問“沈高怎么樣”
于道明明白這句話包含的復雜意思人品、性格還有對傳統家族勢力是否友善等等,略一思索道
“在省長位置時還好,不過要看清楚一個人,只有坐到省委書記位置時才行,中國式官場特有的生態決定了只要不犯原則錯誤,事實上省委書記是不受監督的,權力制約形同虛設,屆時他的真性情便一目了然。”
“總體上桑首長在沿海派里相對溫和,沈高也會照章而為吧”
“那可未必”于道明似不愿糾纏于這個話題,轉而道,“相比前兩位,李大明出局和沈燃平調更讓你摸不清頭緒吧”
方晟老老實實承認“是的。”
“因為你了解不深罷了,京都圈子里去年就傳聞李大明要出局的消息。”
霎時,方晟想起那天在四合院商務會所湖邊漫步時陳皎說的那席話交易都在臺面下,外人根本看不清楚。你以為他大紅,他自己清楚隱患重重
“難道他失寵很久了”
“京畿重地,一舉一動格外敏感,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對手無限放大,繼而落入陷阱之中,”于道明道,“李大明本身是有魄力有擔當的領導干部,優點是敢于拍板,缺點也是敢于拍板。”
方晟稍稍咀嚼便悟出來“在地方是優點,在京都就是缺點了,京都大有來頭的人太多,必須要廣泛征求意見。”
“對滴好幾樁事,最高層開會時當眾問,什么時候決定的,我們怎么不知道問出這種話,殺傷力可想而知還有京都范圍內利益鏈盤根錯節,你以為那家夜總會是傳統家族成員開的,也許當中有沿海派的股份;你以為撤掉個處長無足輕重,也許處長的后臺就是最高層領導如此幾番后,連李大明自己都覺得前途無望,多次打報告要求到地方工作,對他來說,躲過秋后算賬平安落地是最好的結局,其它什么局都無所謂。”
“這樣說來沈燃是接了個燙手山芋”
“作為各方都能接受的中間派,又是地方威望較高的省委書記,沈燃應該有進步,把他調到京都等于提前阻斷其夢想,算是一箭雙雕的好棋。”
方晟無精打采道“這樣說來,即將召開的換屆會議更會撲朔迷離吧”
“又錯了”于道明說,“名單已經敲定,就等履行投票程序后正式公布。”
“二叔透露幾位”
“我也不知道,一切都是猜測。”
“老爺子沒私下露點口風”
于道明悻悻道“甭想了,組織紀律他比誰遵守得都嚴格,何況這事兒他說了也不算,估計呀知道名單的人不超過10個。”
“真是無限向往啊。”方晟癡癡地說。
“你呀等十年后再說,快滾回去工作”
于道明擺擺手將方晟打發出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