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才喝完,于道明歪了歪嘴,于正華和女朋友上前敬酒。
于正華居然談戀愛了,而且大年三十帶回于家大院吃年夜飯,這讓大家很意外也很高興。
于秋荻覺得類似古代的“沖喜”,于道明卻為兒子轉性大大松了口氣。
剛從美國回來那幾年,于正華象犯了邪似的,看什么都不順眼,動輒要推倒重來,動輒要三權分立,于老爺子直罵于道明豬油蒙了心,不該送于正華出國留學。
后來發生夜總會事件,令于白兩家險些擦槍走火,幸虧方晟從中周旋才化解一場風波。于家把于正華打發到國家博物館,讓他在故紙堆里修身養性。
還別說,這幾年與古籍、古玩等打交道,使得于正華領悟到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正治方面開始追求進步,通過于家謀了個小組長的頭銜;生活方面也接了地氣,經同事介紹結識了對面故宮博物院的法語導游艾夏。
艾夏是土生土長的老北京,父親開出租,母親因企業效益不好辦了內退手續,屬于地道的平民階層。
原本于道明不同意,總覺得于家的子弟應該門當戶對,怎能怎能跟平民階層聯姻
反倒是于云復勸他,說正華老大不小了,考慮到他幾年的情況能安下心來戀愛、成家就是難得的進步,你還挑三撿四,不怕打擊正華的積極性
在家人的勸說下于道明見了艾夏一次,第一印象還可以艾夏具有北京女孩那種大大咧咧、不拘泥細節的脾氣,又不那么粗線條,溫婉可親間有種居家小女人的氣質。
最讓于道明滿意的是艾夏的眼神,清澈明朗,不象柏美薇那么深沉似水,總覺得里面有名堂。
“就就將近些吧,反正也不指望什么。”于道明事后嘆道。
感情問題穩定下來,受大家族影響于正華也想琢磨重入官場謀個一官半職這么大小伙子老鉆在陰森森的古文物里終究不是事兒,要堂堂正正走出去。
于正華跟父親商量,于道明第一反應就是你可得想好了,在京都范圍內要提拔很困難,京都附近也沒準,唯有出遠門
可出遠門的話,艾夏怎么辦
人家一大姑娘成天在游客量最大的地方拋頭露面,俗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你老是不在身邊,出了岔子咋辦
父子之間沒什么藏著掖著的,于正華也說了掏心窩子話,說艾夏好歹是京都外國語學校畢業,總不能做一輩子跑腿的活兒吧她說了我去哪兒她跟到哪兒,哪怕沒事干在家里專門做飯
這才是真聰明的女孩子以于家的能力豈會讓她閑在家里做保姆的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