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鈾里面,一般含有99多的鈾238和不到1的鈾235,而只有后者是能夠發生鏈式反應、即核反應的鈾。所以過去生產核彈時,要先去除里面的雜質鈾238,將鈾235的純度提升到90以上。
但若只用于發電的話,便只需純度達到3以上就夠。所以舊式核電站自然沒必要把燃料提純到多高。畢竟提純的成本可不低。
塔圖努力裝出一副惋惜遺憾的樣子,借以掩飾眼底控制不住的興奮。
“這可怎么辦呀我們又操縱不了核力而操縱電磁力的話,任我們怎么努力,可能提純出來的鈾235還不夠一次爆炸用的,這樣完全不可能炸掉整個移民衛星”
不想,史蒂文頭也不回地說道
“這你不用擔心,這個移民衛星采用的其實是新式核反應堆”
新式核反應堆與舊式核反應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是依靠裂變,而是依靠聚變。
核反應有兩種,一種是核裂變,一種是核聚變。聚變比裂變能釋放出更多的能量,發電效率自然更強,可爆炸后的威力也會成倍增加。利用聚變原理制成的氫彈,威力可達裂變彈的100倍以上
塔圖不由怒吼道
“怎么可能”
新式核反應堆相比舊式核反應堆自然更難以建造,而難就難在要如何盛裝核燃料。為引發核聚變,燃料需要被加熱到上億度,幾乎沒任何物質能承受住那樣的高溫。就是藍色恒星多羅莫的表面,溫度也不過上萬度啊
為此,人們曾想出一個今天看來也是最可行的方案,那就是把燃料做成帶電的等離子體,然后利用超強磁場束縛住它們。讓它們懸浮在容器中間,不和容器發生直接接觸。
然而這樣的話,如何制造出一個超強磁場又成了一個問題。制造超強磁場需要超導體,偏偏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類制造出超導體都只能在低溫下使用。
所以,太陽金屬又一次成為關鍵的關鍵。
正是由于太陽金屬的第一個重要特性高溫超導特性,聚變式核反應堆才能成功從藍圖上走下,踏入現實,帶來更加清潔高效的能源,引發一次新的技術革命。
可以說正是由于太陽金屬的出現,藍日星系人類才擁有提前開啟星際大移民時代的能力。
接著,像是要徹底否定掉史蒂文所說的話一樣,塔圖急切地大喝道
“不可能在第二小行星帶剛開發的時候,因為帝國的刻意管控,鐵衛1號全部是用普通物質打造,怎么可能有新式核反應堆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在鐵衛1號被建造出來的年代,太陽金屬還只有在藍巨星多羅莫才有發現產出,并全被牢牢掌握在帝國政府手中。
那時,帝國政府對“離祖星最遠的第二小行星帶會不會脫離控制”早有憂慮,一開始是完全不允許能大大增強武器威力的太陽金屬流入第二小行星帶,連用來建造最基本的核反應堆也不行。
也正是因此,第二小行星帶在開發初期,一直處于能源緊張的狀態,出現數不清的無謂犧牲。分裂的火種在移民運動一開始就被埋下。
史蒂文有些疑惑地回過頭來。塔圖的反應明顯有點過激,他從中嗅到了一絲的危險氣息。
不過,盡管心中狐疑頓生,史蒂文還是快速隱藏起眼底的兇光,假裝沒注意地詳細解釋道
“雖然鐵衛1號最開始也的確是采用舊式核反應堆,但后來第二小行星帶的獨立運動愈演愈烈,帝國特務機關宮廷警察于是介入,并把這里當成重要據點,說來那個用來關押龍獸的監獄其實就是他們建造的,本來是用來關押參與獨立運動的政治犯。”
聽到這,塔圖的心才開始止不住地往下跌。
“這”
“那些皇帝的黑衣獵犬們,既然要這里工作,自然也會受能源不足所苦。所以他們就對核反應堆進行秘密改造,暗中將這里的舊式核反應堆替換成了新式核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