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伯益這個人卻是有意思。一邊跟著大禹一起到處說服妖族與人族結盟,一邊卻在他用于記錄此行的山海經上動輒寫下食之如何的話語,也難為他在妖族之中的風評竟然還算不錯
“妖族一向敬重強者。”
而伯益這個人,可不是紙上談兵的。
那時不少妖族都被他揍服過。至于那些靈智未開的同族的生死,妖族自己都不放在心上。
伯益吃它們,妖族自己也吃啊。甚至反倒是妖族自己更為過分一些。
畢竟妖族可不會在乎被自己囫圇吞下去的是否同樣是靈智已開的妖,而伯益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哪怕是實在嘴饞,一般也最多就是打個商量,請對方割塊肉來給自己嘗嘗,而不會傷他性命。
弱者淪為強者的口糧,在妖族之中本就是常態。
只要不動各族幼崽,一般來說,很難和整個族群結下生死大仇。
所以似伯益這般直白坦率的性格,反倒讓他在妖族之中頗受歡迎。至少跟他打過一架的那些妖族們,同他的關系都還算不錯。
東華凝神將紫氣一點一點注入九鼎之中。雖然他道基已廢,但憑借其對帝王道的了解,倒也還是能夠引動一些帝王紫氣。
不過,比不得在嬴政身邊時的輕易。東華很快不再分心與尚青交談,卻也最終只能使九鼎上的帝王紫氣保持一種虛假繁榮的狀態。
但這也夠了。畢竟他需要的只是瞞過天道,而不是像對待和氏璧那樣,再創造一個道器。
嬴政此時還不到一旦悟道就能立地成圣的境界,但若他真達到了這一狀態,天道絕對會嚴防死守,甚至為了避免發生意外直接令他壽終。
所以東華不能直接引他入道,但他可以在嬴政身邊留下一個道器,在時機到來時,為嬴政打開那扇門。
而沒有什么會比能夠見證皇帝每一道政令的和氏璧更適合承載帝王道意的存在了。
在嬴政身側,帝王紫氣不需費心調動就能聚攏而來,有帝俊這個曾經在帝王道上修至準圣的存在在,令和氏璧脫胎換骨也只是稍費些心力。而尚青則在隨侯珠中留下了鴻鈞創造的法陣,用于遮掩天機。哪怕只是分秒之差,只要為嬴政日后破境時爭取到了這一點時間,天道便也失去了阻止的機會。
而有了九鼎之上的紫氣,則讓他們想要天道相信的“事實”更有了佐證。
帝王紫氣既生,總要有所歸處。
鎮壓國運的靈寶即將生靈,帝王紫氣依附而去,也不過是大氣運聚于死物。
和氏璧可以,被視作天下之象征的九鼎自然也可以。
他們所動的手腳被隱于暗處,此時拋出的秘密不過是帝俊已然斬道重修,令帝王紫氣重現于人間。但斬道重修可以是為了將洪荒世界內最后一個成圣的機會拱手送與他人,也可能是帝俊在知道自己以帝王道成圣無望后,試圖在找尋別的道路。
比如說
魔祖羅睺。
昔年羅睺隕落,創世青蓮根莖所化的弒神槍自天際墜落,化作天地中心直入云霄的天梯建木,一如其故主不滅的逐天之意。
而妖皇帝俊在記憶蘇醒后為何多次前往蜀中,又為何頻頻對一個小輩另眼相看
若他在尋覓羅睺隕落后隱遁藏匿的死滅之道,是否比他與人族交往來得更為可信
作者有話要說1史記秦本紀“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飛入泗水,余八入于秦中。”
2山海經劉歆序“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
3吳越春秋越王無馀外傳“禹三十未娶,恐時之暮,失其制度,乃辭云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證也。涂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厖厖。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于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于涂山,謂之女嬌。”九尾白狐其實在早期的記載中一直都是祥瑞之獸,后來逐漸被妖化了。感謝在2022011422:16:262022011520:24: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凡塵、時夜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葉子佩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