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語已經習慣了蔣樹和她開玩笑的語氣,她挺淡地“哦”了一聲,然后說“等我長大,我每次來看您我都抬一袋面來,吃您做的面條。”
“我可是收加工費的。”蔣樹說。
“沒事。”姜語說“外公應得的,而且,我將來賺了錢,一定第一個孝敬外公。”
蔣樹應聲道“好,一定要記住,外公等你孝敬外公。”
“好。”姜語笑了笑說。
柴珍看著他們一老一少的談話,覺得有趣,于是也跟著笑了起來。
可是這樣的場景再也回不去了。
之前陳峙騎自行車載著姜語去市區的時候,曾問姜語,“我的后座是不是很有安全感”
姜語想了想說“還行吧,也不是特別有安全感。”
陳峙聞聲立馬剎了車閘,回頭看她“你還坐過比我還有安全感的后座嗎”
“坐過啊。”姜語想都沒想地回。
陳峙立馬拉下臉來。
“小時候我媽騎自行車去接我的時候,那個后座就挺有安全感的。”姜語說。
陳峙聞聲稍稍緩了些神色。
畢竟是姜語的媽媽,他沒法比。
“那我算第二吧”陳峙倔強地問。
“還真算不上。”姜語說,“最多排第六。”
陳峙懵了,“怎么那么靠后”
姜語一本正經地回“因為你的前面是我外公、我媽、我爸、我姐、我弟”
陳峙“”
算了,他比不起,他認。
“我最喜歡我外公的車座。”姜語說,“就是那種老式自行車,車把和車座之間有一條杠的那種。”
“小時候我外公騎車載著我,我就坐在那條杠上,我感覺特別的有安全感。”
“”
姜語滔滔不絕地和陳峙說著。
陳峙不懂那種感覺,只能靠想象。
自行車中間有一條斜杠,好像和山地車差不多。
可是山地車騎車的時候要彎著腰,那條斜杠上根本放不了人。
聽到那些話的陳峙認真地想了想,暗自在心里下定決心,一定要搞一輛老式自行車,讓姜語坐在前面,感受感受什么叫“安全感”。
然而陳峙的夢想沒有視線,姜語也再也沒坐上那輛有獨屬于外公的安全感。
姜語和蔣蓉一起回到那個蔣樹徒手蓋起來的院子的時候,天邊已經掛上了明亮的星星。
柴珍見姜語來了,去冰箱內將蔣樹臨走前兩天搟好的面條拉了出來,哄著眼眶說“來煮給你吃。”
原本柴珍還不明白蔣樹為什么搟那么多的面條。
聽了姜語的那些話后她才明白為什么。
原來蔣樹在和他們做告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