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很多事情,回過頭去看,看穿個中原委仿佛不難。然而身在其中的時候,即便是北武和善讓,雖然察覺到了一些端倪,卻不得不選擇那條路。
先是在一場市委領導出席的飯局上,經校友介紹,市紡織局的幾位領導來向北武探討紡織行業戰略大轉移的問題。飯局過后,領導們熱情邀請北武到辦公室去繼續深入話題。
北武自從東文開華亭路小攤位開始,就一直比較關注國內服裝行業,南紅做了設計師景生接手街道服裝廠之后,北武更多留意服裝業的上下游行業狀況。
“三廢撥點、減少污染的要求肯定是正確的,產業發展必定要遵循城市建設規劃,”北武笑道,“把印染企業轉移出市區,其他國際大城市也是這么做的。大華裝飾雖然離開了陸家嘴,但是在奉賢置換到了68畝土地和16萬平方米的廠房,從城市規劃、陸家嘴的居民居住環境、產業調整和大華自身的發展來看,是四贏。說明我們的領導尊重科學發展,尊重專業人員的研究,兼顧到了企業和百姓的需求。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是可持續的。”
顧北武這個名字,在座的領導們并不陌生也不熟悉,知道的人都直接或間接認識孫驍,從他那里得知上頭有人很喜歡這個小顧,愿意聽他的諫言。有資格提出建議的人很多,但是敢提出諫言的人少。越往上走越難聽到真話,真話往往不好聽,是個人都愿意聽好話,但做了領導,但凡腦子不蠢的,都知道必須得聽得到真話,當然,聽到了諫言后怎么決定是另一碼事。去年十月香港x報的女記者賄賂新xx副主編,提前刊登領導的十四大報告,算是大案。顧北武敢上書諫言“預先披露不會影響國家安全,最多只是讓有關部門尷尬,不應該用國安法定罪,使用金錢換取資訊,應該按涉嫌賄賂罪名審理。”最終女記者被釋放,驅逐回港。只這件事便看得出顧北武的分量。
幾巡茶后,外頭突然傳來鬧哄哄的聲音。
“又來了。”有人不耐煩地皺起眉。
小胡秘書站起來往窗外看了看“還是第x印染廠的一幫子刺頭,要叫公安來伐今天朱書記不在”
請北武來的牟副局擺了擺手“隨便他們去,打個電話叫保安科老林當心點,不要鬧出事情來。”
北武走到窗口往下看,大門口密密麻麻擠了幾十個人,有男有女,穿著第x印染廠的工作服,有人舉著幾塊牌子,白底紅字的“我要上班”,“我要宿舍”。他們的吼聲震天響“賠鈔票”、“安排工作”“分房子”
原來延平路第x印染廠剛剛談成了置換,印染廠愿意嫁,房地產公司想娶,政府部門牽針引線,問題是遷廠后的員工安置出了問題。印染廠今后的發展方向是去浦東、金山、崇明同當地組建聯營企業,但員工大部分都是市區的,和大華當年的搬遷不一樣,幾乎沒人愿意坐班車去這些地方上班。更有一部分刺頭,伊拉爺娘從四五十年代就進了工廠,分配到房子,七八十年代兒子女兒頂替爺娘進廠,一家門都在廠里生活,現在不但提出要鈔票,還要求房地產公司造好新房子至少要分給他們一套。
“這怎么可能呢房地產公司出置換費,買了土地和廠房,他們造的房子跟印染廠完全不搭界,是商品房,要向社會出售。這些工人聚眾鬧事,和敲詐勒索有什么區別要是被他們得逞了,以后其他工廠的工人有樣學樣,工廠還要不要搬遷土地要不要發展簡直鼠目寸光自私自利毫無大局觀”小胡秘書氣得不行。
北武淡淡問了一句“現在延平路附近的新商品房是什么價錢”
小胡一怔“延平路的我不知道,不過我家附近的新樓盤,掛出來的橫幅好像是五千多一個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