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霎,就到了大年夜。老清老早,環衛工的男高音從弄堂口響到弄堂尾。
“馬桶拎出來”
年初一不作興倒馬桶,大年夜要提早解決,這一聲令下,千軍萬馬屎喜相逢。
孤寡老人被請到門洞外的藤椅上曬太陽噶山河,居委會的干部帶著義工一頓忙活,房子里外清掃好,馬桶刷好,留下年節慰問品,要么是毛巾,要么是糕團。臨近中午,小菜場的工作人員把過節的米菜送上門來。到了下午,區領導們由街道干事領著來慰問群眾,少不了又送上政府的慰問金和幾袋副食品。
“謝謝領導,謝謝黨”烈屬顧阿婆真心實意道謝“我們老百姓真是有福氣,這些東西真的不能拿,這幾年家里日子好多了,還是給別人家吧。”推來讓去一番,領導贊嘆顧阿婆思想境界真是高。
東生食堂大名在外,副區長緊緊握著顧東文的手,讓記者挑著角度拍了好些照片,又親切關懷起顧北武夫妻的大學生活。
“北大的學生了不得啊,去年秋天的民主選舉搞得非常轟動,你們參加了嗎”
“沒有,我們正好在復旦交流,沒趕上。”顧北武神情淡然。
“后來是誰當選了海淀區人民代表”
“哲學系的。”善讓微笑著回答“他比我們晚一年,78級的。”
“新時代的新青年,不錯不錯。王主任,你們街道怎么沒把顧阿婆家評選成五好家庭”副區長覺得十分可惜“顧家阿婆作為一個不識字的舊社會婦女,獨立撫養出了這么杰出的兒女,靠的是什么還不值得宣傳嗎你們這個思想還不夠開放啊,對了,阿婆你大女兒是做什么的”
“棉紡廠的工人也是為我們大上海做出大貢獻的螺絲釘吶,小女兒呢從新疆剛回城辛苦了辛苦了,我代表政府感謝你們。你們看,這樣一個家庭,出了北大的大學生、工人、老師、還有靠自己雙手致富的個體經營戶,怎么不是五好簡直不要太好”
顧阿婆靦腆地在圍裙上擦了擦手“真不用,家家戶戶都這樣。誰家孩子不進廠上班誰家沒孩子上山下鄉去,這幾年誰家的孩子不參加高考,我家和人家沒什么兩樣。”
領導們說說笑笑去往下一戶了。顧家灶頭上的大砂鍋里蹄髈篤得乓乓響,年味十足。
北武和善讓被顧阿婆推了出來,兩人便打算去西宮的湖邊走一圈,再叫上孩子們一起回來吃年夜飯。說起去年那場選舉,的確轟轟烈烈,北大被單獨劃為一個選區,本科生研究生都可以參加競選,堪稱是歷史的里程碑。他們倆雖人在上海,卻也非常關心校內狀況,如今塵埃早已落定,被領導一提,倒不免又生出些感慨。
“我們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但是,我們卻處在一個很不平常的地方。”北武笑道“這句競選宣言寫得特別好。”
“可惜我們是沒投票的那個875。”善讓略有遺憾“我大概會把選票投給,讓我們新一代推動中國想想都熱血澎湃。”
“沒想到是技術物理系的,卻很有公民意識。”北武因早就定下赴美留學,這次選舉幾乎沒有參與。
“其實我覺得你對這個事情好像沒什么熱情。”善讓側目“是嗎”
北武握緊她的手,仔細看了看她的神情“這樣的我讓你失望了嗎”
善讓搖頭“我只是好奇,你對時事一直很關注,我本來以為你也會去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