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周老太太決定留在橄欖壩,她舍不得虎頭,也舍不得善讓。善讓和北武也都黑了不少,瘦了不少。鄉下不比大城市,什么都要自己動手來,地方又大,掃個地屋前屋后至少半個鐘頭,還有菜地要拾掇,更別提兩個人都有外頭正經要忙的工作和七個娃的家庭幼兒園了。
北武一頭在跟進廣西散裝水泥在香港市場的進展,一頭和李彼得在推進版納咖啡園。李彼得把自己在版納的辦公室分了一半給北武。經善讓的學生安排,北武請了兩個云南農業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做自己的助手。小吳分配在園林系統,小江在旅行社做導游,都有點郁郁不得志,自治州的領導一層層打招呼下來,他們兩個被丟到了北武這邊算作借調,編制不變,工資由李彼得發,倒是比以前漲了三倍。等北武手把手地教了他們一個月后,兩個人發現了新天地,拿鞭子都趕不走了。
兩個年輕人從來沒見過顧北武這樣的領導,他們進了單位,大半年在替領導燒水泡茶抹桌子拿報紙,少不了還得替領導跑腿買煙送禮接小孩,甚至星期天要去幫領導家裝窗簾修水龍頭。慢慢才被指派去干點事,自己的想法是不可以有的,發現了問題是不可以提的,一切按照舊例服從安排才行。一年不到,就磨盡了大學時期對工作的憧憬,每天不想上班,等著下班,除了發工資獎金的日子,毫無盼頭,一樣看得見自己六十歲退休的模樣。兩個人到底還年輕,言行神態上難免就露出些不滿,這才被扔到外頭來,堪稱因禍得福。
北武一上來也有點意外,這兩個年輕人幾乎什么也不會,復印機、打字機、傳真機都不會使用,英語倒是都有四級考試的證書,但李彼得一開口,兩人就傻眼,不停地“rry,ibegyourardon”普通的商業信函則完全沒接觸過。學園林的小吳對咖啡樹一竅不通,甚至根本不知道云南還有咖啡樹,學旅游管理小江的只知道廣西有桂林米粉和桂林蒜蓉辣椒醬。兩人對進出口貿易更是一竅不通,但優點也很明顯,想學,學得快,能吃苦。北武安排他們等南紅的傳真,兩個人老老實實在辦公室等到晚上十一點毫無怨言。派他們去普文鎮丈量一塊荒地的尺寸,坐車去得一個多小時,雨季的山里泥濘難行,兩人天天來回折騰,一個星期后交給北武和李彼得一張詳細得不能再詳細的圖紙,連這塊地上有兩棵版納青梅都標了出來。小吳紅著臉說曾經聽中科院的老教授說過版納青梅是很珍貴的植物,如果砍掉種咖啡很可惜。北武特地跟著他們去拍了照片,請教了中科院版納研究所的老專家,原來版納青梅已經很少見了,現在不少專家正在想辦法推動國家林業局和農業部出臺相關政策法規保護我國寶貴的樹種。最后這兩棵樹得以保存下來。
只這么一件小事,小吳不禁對小江感嘆顧北武的認真。這些年到處都在發展經濟,改種橡膠林八年可以割膠,能一直割四十年,來錢容易。光版納一地,大片原始森林被當做“荒山”承包出去,以百畝為單位,那些人砍伐起森林來毫不留情,遇到百年以上的大樹,不好直接砍,就先把樹皮剝了,等古樹死了再砍掉,沒人管。能拉走的賣給木材廠的就拉走,拉不走的一把火燒掉,還能給橡膠樹當肥料,景洪兩岸時不時看見山火一片一片的,誰也擋不住。愿意為了兩棵樹花這么多時間精力的人,太少了。
不過短短兩個月,兩個年輕人就干得有聲有色,英語也順溜了許多,往返普洱版納兩地,看相關材料時查字典的次數急劇減少,大大減輕了北武的行政事務工作量。
景生他們來了后,有了趙佑寧斯南他們在幼兒園幫忙,北武把手頭上的事情順了一遍,計劃把秋冬的工作重心會放在剛起步的小額貸款項目上。這個項目的推進并不順利,只有緝毒隊的一些家屬實在困難才會輾轉通過凌隊他們來打聽消息,景洪版納這一帶的農民和手藝人都羞與開口借錢,而且北武善讓他們不是本地人,送錢上門的事大家都不敢信,怕變成高利貸,也怕被逼著去販毒運毒。
這倒是北武他們之前沒想到過的問題。善讓通過她的學生想辦法,希望能把這筆錢掛靠在婦女基金會的名下,保持高度自主,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可惜此路不通,先是引來了相關部門對資金的調查,幸好當初顧東文接受捐款時有知青們的聯名信為證,銀行存取的憑證也都齊全,就是布朗太太的那筆錢惹了麻煩,省里來了好幾撥不同部門的人,找善讓談話,找北武談話,連東文也被談了三四個小時。后來是布朗先生出面請了上海的一位市級領導作保,把這筆錢說成是布朗一家捐給顧東文治療癌癥的善款,才算完事。錢的來路清爽了,又引來了省婦聯的兩位干事,她們三天兩頭上門做善讓的思想工作,目的只有一個勸捐。善讓自然是斬釘截鐵地拒絕。她們又拋出了橄欖枝,以善讓的學歷,可以到省婦聯來工作,負責社會募捐活動,工資雖然不高,但是按照募捐所得的一定比例有活動費。善讓更郁悶了,最后還是東文支了招,見到她們來,就給孩子們上藝術課,畫畫、唱歌、跳舞,反正不給她們做善讓思想工作的機會。耗上兩個小時,東文再突然痛苦難當,善讓和盧佳趕緊躲進東文房里。就這么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地持久戰了一個多月,才終于消停了。但他們怕惹麻煩,也沒法大張旗鼓地推進貸款項目,至今才以私人名義借出去兩萬多塊錢。
無疑,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斯江和景生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只有幫扶的第一批七個項目成功了,借錢的人掙到錢還上錢不愁生計了,才能口口相傳有更多的人來借錢。但顧家上下對這七個項目都充滿了信心。
項目都是小生意,一個病退的警察借得最多,他最初申請借六千塊準備人工種植牛肝菌,有合適的場地,對市場價格也很熟悉,雄心壯志地表示一年肯定能還上錢。善讓請北大的老同事牽線,找到了中國農業大學的老教授,北武也通過中科院的專家去了解,最后拿著厚厚一疊的資料文獻,告訴他牛肝菌很難人工培植,和樹木的共生關系特別強,光靠孢子液淋地播種再移土,很難成活,各大實驗室里幾乎沒有成功的案例,不如改種竹蓀。87年浙江、福建就有了比較成熟的竹蓀人工栽培技術,今日種業、特產研究、溫州農業科技等雜志上的相關論文不少。竹蓀移栽一次后就能在竹林中自然繁殖,不需要年年種,也不影響出筍長竹,而且國內外收購價也很高。南紅的貿易公司自然也飛快地了一份港九各大酒樓的竹蓀進貨價,連顧東文都動了心決定在院墻邊種上一批。
除了這個,其他的六個項目全是中年婦女來申請,有開裁縫店的開小賣部的,有想承包田地種芒果樹的,還有在風景區邊上賣小吃的等等。每個項目,善讓都會親自抽時間去考察,她買布交給申請人,請她給七個孩子做罩衫,結果發現這個大姐做的罩衫沒有背后系的帶子,圓領開得大了些,領子后面還開了個v字口。孩子們第二天就都學會了自己穿脫新罩衫。三千塊借款迅速走完流程,善讓托學生幫她從昆明買了八成新的二手縫紉機,價格便宜一半,又讓斯江把家里南紅那些舊雜志選了十幾本寄過來,圈出大眾最容易接受和喜愛的款式,放在店里推薦給客人。北武親自上馬,帶著一個木工幫大姐做好了門面和店招。到八月份的時候,“云想裁縫店”已經是景洪這一帶生意最好的裁縫店了。
就連老太太在景區邊上的烤香蕉和紅薯攤,北武也為她度身定做了一個帶四個輪子可以推著走的活動點心攤,烤爐固定在右側面,顯得顧客看見的攤位正面十分干凈整潔。正面第一層的寬松木臺板上用兩個扁竹籃裝烤好的香蕉和紅薯,紗布罩子防蒼蠅蚊蟲,搪瓷缸子里插著小竹簽。下面一層的窄擱板上右邊有一個竹簍,貼著紙配了畫,顧客可以把包烤香蕉和烤紅薯的芭蕉葉用完后丟進去。一個透明的噴水壺可以讓顧客洗手,兩塊藍格子抹布也是干干凈凈。左邊是一塊雀巢咖啡的廣告牌,開水壺和咖啡以及咖啡伴侶都有,最下層的寬擱板上十幾個沖咖啡的搪瓷小杯子,也蓋上了雪白的紗布,旁邊還有空余的地方放大竹簍和水桶。
這個攤頭一出現就引起了景區的轟動,賣東西的紛紛來打聽這個車子哪里賣,賣多少錢,一聽說花了兩百多塊錢,紛紛搖頭,一根烤香蕉才兩毛錢,得賣多少根香蕉才賺得到兩百塊。但誰也沒想到,游客蜂擁而至,光是賣咖啡,老太太一天就賣了六十塊錢。有那手快的也在自己攤頭上擺上雀巢咖啡,比老太太還便宜一毛錢。奈何游客們不知道怎么想的,依然都直奔老太太那里買,每個買香蕉紅薯咖啡的游客還都要和一身苗族傳統打扮的老太太在攤前合影。
老太太月底送了一筐子紅薯去給北武,感謝他免費給自己做了個這么招客的攤子。北武收下紅薯,給她一個信封,讓她去雀巢公司領廣告費。不多,一個月一百塊,一年一千二,扣掉做攤子的成本,老太太交了景區的攤位管理費還能有余。
用斯江的話來說在一個誰都能做的行業,以小舅舅和小舅媽的智商、見識、經驗、人脈和動手能力,那就是指哪打哪,想要失敗都難。
這些給予景生的啟發又不一樣,回到上海后,去學校辦完手續,他又馬不停蹄地和符元亮商量秋冬的新動作,爭取參加明年春季的廣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