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翻過一個兵荒馬亂的星期天,很快到了斯江面試這天。公司就在南京西路泰興路路口,是斯江從小到大走過無數次的地方。此地原來是上海鐘表研究所,三年前重新裝修變成了商廈,馬上又要變成時髦的百貨公司。
這附近的石門二路、北京西路、泰興路和新閘路一帶,統稱張家宅,這個月由荷蘭鹿特丹市住宅局和上海房管局合作開始舊房改造項目,是個大新聞,報紙和電視上探討得熱火朝天。景生還特意來看過,因為萬春街五十幾年的棚戶區老房子也急需改造,承重墻傾斜,梁柱被白蟻吃空,臺風天漏水,冬天漏風,窗框從木頭換成了鋁合金,但是擋不住墻壁滲水,天花和墻壁的邊角線上像泡過水的馬糞紙,皴裂成細碎的泡泡,像爛葡萄一樣掛在上面。景生看不下去了,就自己拿鏟刀把碎掉的墻皮和膩子鏟干凈,再重新批墻刮膩子。顧東文和顧北武提了好多回讓搬去五原路,顧阿婆堅決不肯,春節的時候去住了十天,結果生了一場病,掛了三天水,回來嘮叨著說顧阿爹不喜歡那邊,景生和斯江也就不提了。
斯江站在泰興路路口抬頭看向這棟體量不算很大的商廈,里面還在裝修,整棟樓被白色的廣告布包著,上面是幾幅巨大的海報,海報上一群時髦的年輕人手里提著購物袋,色彩明快,百貨公司的名稱重復排列著。
“百貨即將閃亮登場”無數彩帶圍繞著這句廣告詞,真是閃閃發亮。
這句廣告詞在媒體上引發了軒然大波,許多學者專家老師紛紛指出,登場這個動詞不可以用閃亮來形容,這是對中文遣詞用句規范化的一種破壞。年輕人們卻不以為然,像斯江就覺得耳目一新,閃亮和登場怎么就不能組合在一起了她甚至猜測這是兩岸文化人對中文話語權的一種角力,畢竟近二十年來,所有人都認同臺灣才真正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文學藝術的精髓,甚至連文化沙漠香港都因為那些膾炙人口的歌詞也排在了大陸之前。因此上海的老學究們對于這種舶來品的用法十分不滿也是情有可原的。
也因為這樣一句廣告詞,斯江認為自己是可以學到新事物的,才在看到招聘廣告時投遞了簡歷。斯南知道后仔細看了看廣告“在晚報上打這么一條廣告要好幾萬塊錢,而且電視電臺天天都看得見他家廣告,肯定是個不缺錢的公司。人才市場報上一塊豆腐干廣告只要八百一千的,騙子肯定多。”她把金錢唯物論用在這上頭,倒也沒錯。
泰興路上狹窄的員工通道樓梯新漆成了磚紅色,兩塊廣告板擋住了兩邊的灰塵,地上的紅地毯清清爽爽,密密麻麻的工卡掛在打卡機邊上,墻上貼著的a4紙上寫著“百貨應聘復試請至三樓”。
斯江剛要上樓,樓上卻下來了一群人,腳步匆匆,打仗似的。斯江趕緊退下去等在旁邊。
為首的一個高挑的短發女性戴著安全帽,高跟鞋踩得樓梯篤篤篤像下冰雹似的作響。她手上捏著圖紙,正聲色俱厲地對身后的三四個男人發脾氣。
“五樓的層高已經只有兩米五了,還要做什么吊頂這條動線,誰讓你們自說自話改的我已經改回來了你們還按照之前的圖紙做動不動腦筋的陸副總簽的字他只有權力簽兩樓三樓兩個樓面的圖,四樓五樓必須我簽字才說了算,找不到我儂睜了眼睛港瞎話,我早八點到夜里十二點都在公司,你們誰來找過我幾號幾點”
她雷厲風行地越過斯江,驀地停住腳,扭頭打量了一下斯江。
斯江抿了抿唇,朝她點了點頭。
“來面試的”
“是的。”
“面試企劃、行政、總秘還是樓面主管”
“樓面主管。”
“從這里上去三樓我要去趟工地,大概要晚半個小時,麻煩你等一等。”
斯江點頭應好,見她迅速掀開旁邊的防塵布鉆進工地里后才醒悟到這位應該就是今天復試的面試官,不由得對她心生好感。
幾個男人趕緊跟著也追了進去“高小姐,當心,儂當心點。”
里頭卻又傳來一聲厲喝“安全帽戴好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