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員說這車別看個頭小,動力卻很足,有著“小鋼炮”的別名,在市區開完全足夠,最重要的是不占地兒,停車方便。
辦好手續,第二天貼完膜就能提車。
宋熙和幫她來把車開了回去。
順便約好,下周開始晚飯后陪她練車,一天練倆小時,爭取一周出師。
另一邊。
丁興海回去后,也忙得不得了。
村里的小咸菜廠,現在已經歸他屬有,廠里原本的五名工人,也被他留了下來。
另外他還和村委,又續了五年合同。
這段時間工廠天天開工,陸續又生產出三批桂花醬罐頭,每一批都有兩千件之多。
可就和第一批桂花醬的命運一樣,這六千瓶桂花醬,還沒等他去找銷路,就被上回包圓的經銷商,和附近兩家超市老板給瓜分干凈了。
農家樂晚了一步,都沒搶著,只好預訂下一批,一口氣預訂了五百瓶。
丁興海嚇了一跳,“胡姐,你家都是去釣魚吃魚的客人,有那么多人買桂花醬嗎”
“當然有了。”
“你不知道,你這個桂花醬現在在龍龍他們同學那有多火,光是他幾個同學加起來,就要買一百多瓶。”
農家樂老板娘“胡姐”,很有生意頭腦,“剩下的我用來泡桂花茶,來釣魚的客人很多都喜歡喝這個,不光在我那兒釣魚、吃飯的時候喝,走的時候還會買兩瓶帶走。你就放心吧,這五百瓶出不了一個月就得賣空,到時候我還得再來找你進貨”
按照小工廠現在的產能,光是胡姐這點訂單,都要忙活兩天。
更別說還有經銷商和超市排著隊的要買。
丁興海頭一次覺得,提高產能迫在眉睫。
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自己建廠,另外一條則是收購現有的食品廠,或是找大食品廠進行代工。
前者太慢,后者沒有門路,還容易被坑。
丁興海一時拿不定主意該怎么辦。
他準備找業內人士取取經,前幾天賣房子給他們的王老板,手里正經營著一家中等規模的食品廠。
兩人約了一起喝茶。
他給了丁興海一個比較中肯的建議,“其實我建議你,資金充足的話,最好還是能自己拿地建廠。你現在那個地方就不錯,最好能找村委多批一塊地,簽約年頭長一點,還能享受村鎮企業的福利,比我這地兒強多了。”
王老板認識不少經營食品廠的老板,還說下次有飯局叫上丁興海一起,如果丁興海需要購買生產線,也可以找他幫忙牽線。
這一趟收獲不小,丁興海這時慶幸,聽女兒的話,多留出一筆啟動資金,沒有真的只留十萬。
當然他也不想一下把攤子鋪得太大,第一步,他只打算再加兩條生產線,多招一些工人,將產能擴大到現在的三到四倍。
劉藝凝是朋友間出了名的喝水困難戶,最近朋友們卻發現,她喝水比以前勤快了許多。
也不愛在外面買奶茶了,而是時常自己帶著保溫杯。
和她同實驗組的朋友,見了不禁奇怪,“你最近怎么轉性了是喬南又給你找到什么好喝的沖飲了嗎”
“你嘗嘗就知道了。”
劉藝凝擰開保溫杯的蓋子,倒出一小杯,遞給好友。
杯里的水呈淡褐色,看上去很清澈,水里還飄著幾朵被蜜糖染成了橙黃色的桂花。
還沒入口,就聞到了一股淡淡桂花香。
入口后直接一個驚艷。
“這個水好好喝是拿什么泡的””
好友抓著劉藝凝的胳膊,“你是在哪買的,趕緊發我個鏈接呀”
“是桂花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