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之后,娘幾個就圍坐在一起開始清點和計算今天賣出的那些糧食,以及雞鴨鵝豬一共是收了多少錢。
楊菊云負責清點那些大頭的鈔票,比如一百元的,五十元的,還有十元的,而向楠則負責整理那些角角子,塊塊子,還有分錢的那些零散的鈔票,而向瑾則負責算賬。
她掏出一個小本兒來,那上面都是她今天每賣出一樣東西所記的賬,不過這個年代的物價水平可真是低啊,哪怕已經是九十年代了。
生豬的價格竟然只有一塊陸毛二一公斤,而谷子則是四毛三一斤,包谷三毛二分五厘錢每斤,麥子是四毛三分五厘一斤,花生是每斤六毛二,雞是每斤一塊五毛五,鴨子是每斤一塊三毛四,鵝是每斤一塊八毛錢。
三頭肥豬,養了一個對年,一共七百來斤,也才賣了陸百多塊錢,這要擱在三十年后,毛豬的價格至少都是十幾塊錢一斤。
這糧食也是,她們娘仨,從早上天剛亮就爬起來裝,然后忙了一個大上午,把家里的底兒都掏空了,谷子也才賣了五百多塊錢,玉米四百四十塊錢零幾分,麥子也才三百七十多塊錢。
而雞鴨鵝,還有花生那些個一起統共加起來也才賣了個二百八十多塊錢。
那么多東西,總賬也就一千九百七十陸塊三毛九,就是這么大個意思,這就是她媽忙忙碌碌的一年,所得的產值,哦,還不止,好像里面還有前年的余糧。
還不知道她們的實際的清點的情況如何
向瑾算好了賬,然后就去幫向楠整理那些零散的角票。
大約又過了幾分鐘的時間,楊菊云將手里的一沓花花綠綠的鈔票遞給她,“向瑾,你幫媽再點一下呢,我數幾遍都是一千九百五。”
向瑾接過,然后也就清點起來,跟著就點頭道,“嗯,是對來的,是那么多。”
楊菊云頓時就眉開眼笑,“哎喲,沒想到還賣了這么多呢今年子的價格還是不錯的,還漲了不少。
往年子那個才叫低,往年子毛豬價只有五六毛,六七毛錢一斤,糧食也是,最低的時候我們還賣過三毛多錢一斤的谷子跟麥子,包谷二毛五都賣過。”
向楠就把那一沓整理好的碎鈔遞給向瑾,“可惜了今天早上那毛豬都是餓癟著肚子上的,要是都吃飽了的話,我們還可以再多賣一些錢呢。”
農村,大家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習慣,那就是喜歡在上肥豬之前,使勁的給豬喂食,把豬給吃的腰滾肚圓,飽飽的,那樣才壓稱。
有的會喂的,豬也肯吃的,一頓少則要吃二三十斤的豬食,多的,四五十斤的也有。
向瑾嘴角勾了笑的將錢接過去清點,而楊菊云就一巴掌拍在了向楠的肩膀上,“別盡天地想著那些占人便宜的事,你去占人便宜,又怎知別人不會反過來占你的便宜
現在都沒得傻子,誰都不愿意去當那個冤大頭,你若是不誠懇地對待別人,別人又怎會誠懇地對待你”
向楠就撇了撇嘴,有些不服氣地嘟噥道,“你是誠懇地對待別人了,但結果又能怎樣,別人誠懇地對待你了么還不是把我們娘兒仨掃地出了門”
楊菊云就是一怔,隨即臉上的笑容就落寞了下來,神色一臉哀傷。
“向楠”向瑾見罷,對著向楠就是一記厲眼地呵斥,“你在那兒胡說八道些什么那人跟人怎么能比
有的人根子就是爛的,你待他再好再誠懇,他也是不會滿足,也不會對你感激和感動,更別說感謝了,有些人你不經意地一次對他好,他都會記一輩子的。
老向家的人和廖嬸子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你不能覺得一個人,一家人待你不好待你不誠懇,你就懷疑天下所有的人也不會待你好待你誠懇,你這樣的心里是要不得的,你知不知道
不管是誰,我們首先是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別人知不知道,你要堅信天下間總是好人多過壞人的,誠懇的人,多過不誠懇的人的。
媽說的沒錯,只有我們待人誠懇了,別人才會待我們誠懇,做人,總要先舍才會有所得,你自己都舍不得付出又憑什么從別人那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