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菊云就點頭道,“放心吧,我省得那廖姐,我還買了兩斤肉,你等下和我一起把它切了炒了,然后澎在井里,到時候咱們好吃面。”
廖嬸子家的院子里有一口獨立的水井,平常都是他們家自己在用。
向瑾就想,等她們家的房子建好了,她也要讓她媽找人在他們的院子里挖一口水井,到時候取水方便。
這個時候,農村是沒有電冰箱之類的制冷保鮮設備的,夏天頭食物要保鮮,大家都是利用水井來的。
就是在水井外邊拴一根長繩子,然后繩子的另一端系著一個籃子,然后將要保鮮的東西放在籃子里頭,然后就將籃子吊到深井里邊去,在距離井水一米或者半米左右的距離就可以了。
大家都知道,井越深,那下面的溫度就越低,從而食物就能達到更好的保鮮效果。
自家沒得獨立水井的,那都是有一口大缸的,要么是土陶的,要么是用石頭打的,一到夏天,像很多割了豬肉的,要是一頓吃不完,或者要分幾頓來吃的,通常都是將那豬肉抹了鹽,然后就放進一個盆里,直接就放到水缸里去保鮮。
而昨天晚上,她們也已經說好了,那就是廖嬸子反正都是一個人,以后就跟著她們一起吃,免得夏天頭還單獨去燒個灶,熱得很
起先,廖嬸子是不同意的,覺得她一天三頓都跟她們家吃,她們很吃虧。
然后向瑾就說不吃虧,不吃虧,他們家現在沒有蔬菜了,以后就得靠廖嬸子家的蔬菜過活了,廖嬸子給她們供蔬菜,而她們給廖嬸子供飯食這是公平的交易。
廖嬸子也知道她們的現況,遂也就沒跟她們再多爭執,同意了。
廖冬梅就又想跟她說些什么,但是仔細一想又算了,心道下次她去割肉也是一樣的。
廖嬸子回屋去把那糖放好,然后就同楊菊云一起弄午飯,而向瑾向楠則是把她們剛才趕完場換下來的那一身衣裳在院子里清洗了。
午飯,難得的做了一頓干飯,四季豆干飯,那個年代的生活水平雖然已經較七八十年代的改善了很多,也提高了很多。
不會說誰還會餓肚子,吃不上飯的那個話,但是卻也不是能隨意地想吃什么就能有的。
就像是吃干飯,在農村基本上是很難找到一家舍得全部用大白米的。
都是要伴著其他的一些東西蒸煮,例如紅薯,南瓜,豇豆,四季豆,或者是酸菜,這些蔬菜就要占一大半,因為那樣既能過一嘴的干飯癮,又能節約不少的糧食。
肉,她們做了兩份,一份是將稍微肥點的切了炒了化作了油,再在里面撒上一把的干花椒,到時候用于吃面。
一份是將肥瘦適中的那一部分用包谷面和少許的米粉混合著做了一道粉蒸肉。
說真的,味道是真不咋的,只能說一般,還行,畢竟條件有限,作料也有限。
不過她們娘仨倒是挺喜歡的,尤其是向楠,吃的是包耳打口的,滿嘴流油,還直嚷著她媽下次也這么做。
廖嬸子雖然吃的很矜持,也很客氣,但是每當她媽將肉夾給她的時候,她也是很快就將那一大片肉給吃了。
向瑾快速地將碗里的飯扒拉完,然后就擱了筷子,說她已經吃好了,叫她們慢吃。
幾人見罷,就都望向她,楊菊云就皺起了眉頭,“怎么這么快就吃好了我肉都沒看到你吃幾片呢來,再吃幾片,”說著楊菊云就抬起筷子欲往她碗里夾。
向瑾趕忙將那碗一把翻過來扣在了桌上,“唉唉唉,媽,我是真吃好了,你別再夾了,你們自個兒吃吧。”
楊菊云就皺著眉頭,目光審視地看著她道,“你是不是怕這肉我們不夠吃啊不會,你看,這里還有好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