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后,各親王賜居大漢各縣,親王無權插手當地公務、不得攪擾當地民生,非召不得回京。生母留居后宮,朝廷奉養。其余在冊嬪妃若愿歸家則許自由之身,若愿留在宮中便依舊由朝廷奉養,任何人不得苛待。
太后被云漠寒送去了皇家別院另居,后宮徹底交給了淑貴妃。
這些旨意一道道下來讓所有人都摸不清云漠寒究竟想要做什么了,但是他們也注意到任彥生手里還有最后一道圣旨。
云漠寒宣布退位,太子承襲皇位,在太子及冠前由福王云濟煊、懷王府及慶王云漠殊輔政。
在離開安陽把這天下的責任交給太子之前,云漠寒最后以皇帝的身份給大漢的武靖皇后立了傳。
武靖皇后風氏,鎮國公之嫡女,生于漢睿帝元康初年六月十八。
元康十年十一月,睿帝親賜為景王正妃。
熹平十年三月十五,隨太子封太子正妃,后為大漢國母。
長安四年七月二十崩,享年三十又九歲。
風氏嫡女幼時即顯不凡,弓馬嫻熟,又承風氏家學,能熟讀兵書,是為將帥之才。
元康十一年冬,風氏隨父西疆鎮守,始積軍功。十二年,獻疆域圖于睿帝萬壽節上,鎮四海八方。
熹平初年四月,江州天災水患,風氏承圣命隨父賑災剿匪,平匪徒于都江堤。
二年六月,月涼復又挑釁西疆,風氏任先鋒營將軍前往鎮守邊境,生擒月涼三王子完顏霍,月涼以國寶燡陽珠相易。遂歸,睿帝大喜,賜號云凰。
三年六月,云凰將軍任河東道行軍大總管,護黜置使于湖州查案。苛稅案平,百姓幸之。
熹平九年九月,其父護國大將軍戰死沙場,未令敵欺我子民,踏我疆土,睿帝追封護國大將軍為鎮國公,以慰英魂。
熹平十年三月十五,敬告天地宗廟立景親王云漠寒為大漢太子,風氏為太子正妃,其年十二月廿七,太子登基,冊風氏為后,尊為大漢國母。
太初初年十月,月涼棄信毀約又攪擾我大漢西疆,云凰將軍自請出兵,官晉正一品大將軍,歷三載,率鐵騎軍眾部死守疆土,血戰不退,后因月涼屢次挑釁在先,云凰大將軍奉皇命率鐵騎軍攻入月涼境內,終斬月涼王及其王后、王女,月涼至此降為屬國,至此得以長安。
而后十載,云凰大將軍奉圣命暗駐西疆,屢施巧記,護我大漢安泰,守我社稷寧康,月涼此后數十載皆不為大漢所慮,后功成而身退。太初十四年十二月廿八,帝為記其功,大赦天下。
長安初年,大將軍傳兵書于懷親王世子,后世子鎮守我大漢北境數載,退天狼敵軍,屢建奇功。
長安四年七月,皇后風氏誕嫡子嫡女難產而崩,后帝親封逍遙、安樂為號。
帝親賜皇后風氏謚號武靖,以追憶英魂。
武靖皇后終其一生為國護民,先國,后族,末己。良將,賢后,名滿天下。
以一人之力成世代夙愿,以一己之功換萬世太平。
終其一生,未有微瑕,白璧瑩瑩,其心赤誠。不辱風氏歷代鐵血忠骨,不折風家拼死護國之姿,帝亦驚為天人,后人趕其項背以為榮,是為佳話。
大漢長定四年,十二月廿七,云漠寒在做了整整二十二年皇帝之后宣布退位,他沒在宮中過年,而是在當日便帶著風冥安的棺槨和他們的孩子永遠離開了安陽城。
在最后他去了一趟蓮心院,最后看了一眼他當年幾乎日日翻墻來的地方。
那丁香樹和樹下的秋千上都落滿了雪。
丁香結愁怨,蓮心苦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