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養豬。
姜軒掰著手指頭算算,少生孩子這條怕是做不到了,今年不到23,就已經有了兩,以后恐怕還會越來越多。
多養豬,這個不合時宜,自己擁有的是‘幼稚園系統’,不是‘養殖場系統’,養孩子妥妥的,養豬怕是沒啥意義,話說豬也不能提供乖乖值,除非抓個豬妖來養。
再者說,如今嫦小兔吃得其實不比豬少,外號嫦小豬。
那就剩下唯一的一條路:先修路!
作為勞動改造的重要環節,葬愛三毛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修路活動。
目標:把從山腳到姜軒小院的這段山路拓寬、壓實,必要的地方還要加固,最后的成果檢驗標準是姜軒的小五菱可以毫發無傷的從山腳開到院子門口,蘇瑤家的大奔馳大奧迪可以基本沒有阻礙的開上來。
這個目標對于姜軒而言還是有一定意義的,以后買東西回來,就不用每次把車停在山下,大包小包的朝上拎。
姜軒現在的體力拎幾個包倒是沒問題,不過每周兩次去給姜硬買磚頭,這活太他么累了,一兩噸得磚頭用小推車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面一通爬坡,腰酸背疼。
這也是為了開設實體幼稚園做準備,路都沒有還開個毛的幼兒園,這里畢竟不是真正的偏遠山區。
未來幼稚園需要勤雜人員,三毛在鎮上的名氣太臭,不改變這個現狀,姜軒也不會貿然就招他們,正好借著修路,修補一下和鎮上人的關系,同時磨磨他們的性子。
一大早,三毛就帶著工具熱火朝天的干起來,別看這三個人成天游手好閑,動手能力還是很強的,挖土夯坑鋪碎石子,干得有模有樣。
前兩天,他們按照姜軒吩咐,把之前造的孽能補償的補償,不能補償的道歉。
最初的時候,還是因為那通‘當頭棒喝’的影響為主,可是做著做著,他們三個就感覺不太一樣了,開始變被動為主動。
以前鎮上的人用什么樣的眼光看他們,他們嘴上不說,心里不是不知道,越是被人背后看不起,他們就越是想證明自己,但是用欺負人的方式,顯然是誤入歧途,表面上人人都怕他們,背地里更加瞧不起他們。
可是就這幾天時間,他們嘗試著開始做一個‘好人’,卻意外的發現,原來做好人的好感覺,比欺負人好的太多了,雖然時間不算長,但是鎮上人看他們的眼神,說話的語氣都和以前有了明顯不一樣。
萬事開頭難,第一次道歉覺得丟面子,但有了第一次,接下來越來越順利,尤其是感受到別人的善意和‘驚喜’之后,動力就更足了。
前天晚上出了個意外,他們三個在村口溜達,抓到了一個偷東西的賊,一番搏斗之下扭送派出所。
這個事給他們三個的震動很大,雖然黃毛受了點傷,胳膊被劃了一刀,但是他們三個卻從當時在場所有的鎮民,甚至派出所老邢眼里,看到了一種從來沒有的情緒:尊重!
從小到大,葬愛三人組這是第一次收獲別人的這種情緒。
誰都不想做臭狗屎,就因為這個事,三個人激動的半夜沒睡著覺,一大早就去找姜軒‘談感想’,姜軒一番話對他們啟發非常大。
“姜老師是真有水平,他怎么說來著?”藍毛一邊揮舞著鐵錘一邊問。
“媽的,有水平你還記不住!我看你根本不想上勁了!”
“老大,我記得!”
姜軒告訴他們的,其實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之前他們欺負人的目的是什么,說白了,真不是為了那三瓜兩棗,一只雞兩袋米的好處,而是尋求存在感。
存在感從哪來的?是通過周圍的人給他們的。
別人對他們畏懼,他們能找到存在感,可是別人如果對他們友善,甚至尊重,同樣能帶來存在感,這種存在感會更加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