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軒也知道這本雜志,專業性很強的一個雜志,在專業之外,幾乎沒什么人會去留心,但是在幼教、小教這一塊,屬于全國業內頂尖的科學雜志,專家學者聚集的園地,專業前沿陣地。
以前上學的時候,他們也會學習一些上面的文章,甚至有很多考試都會從中選題。
姜軒上次忽悠蘇瑤他們說什么‘社會、學校、家長都有多一些擔當,負起責任來,把孩子的童年還給他們’,李慕雪就此寫了一篇論文投稿,就是投這家兒童教育,第一署名是姜軒,第二作者是她自己,單位是‘星星幼稚園’。
沒想到剛發過去第二天,對方就回信了,認為這篇論文觀點獨到,已經被采納,將在下一期發表。
“哦,是這樣啊?不錯不錯!”
在場的還有張蕓蕓,聽到這個消息,張蕓蕓和姜軒都由衷的點點頭,一臉的祝賀和歡喜。
還真不是客氣,外人不知道,他們是專業內的人士,很清楚這份雜志的分量。審稿極其嚴格,發表難度非常高,還有個潛規則,一般來說,只有中高級職稱以上的專業人士,或者知名學校的老師、知名幼稚園、小學的管理層領導層、資深教師,才有資格在上面發表,因為教育不是一般的實驗室科研,必須是理論聯系實踐,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行,一般的年輕學生、才踏入職場的初哥,很難寫出有水準的東西。
就拿他們班來說,幾年內,有幾十份投稿,全部被斃掉,整個師范學院大專、本科班,幾年下來,能夠在這上面發表的文章,兩個巴掌就能數的過來,而且好多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
當年上學,學校也有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如果能在這上面發表一篇文章,只要沒有其他過分的大錯誤,理論上就可以授予‘優秀學生獎學金’,可見分量之重;畢業后,要是有曾經在這個雜志上發表論文的資歷,也是一個足以決定用人單位聘用與否的重大砝碼。
“謝謝你姜軒!”李慕雪說:“沒你那番話,根本不可能有這篇論文。”
“不能這么說,我就是說了那么幾句話,之后的拓展、成文,都是你完成的,要是換成我來寫,也許就上不了雜志。”
姜軒笑道:“今天晚上一起去下館子,我請客,你們挑地方,咱們好好慶祝一下!”
“我來請!”李慕雪才是最激動的一個。
來了幼稚園之后,一直給大家添麻煩,她感覺自己一直都是被照顧的,心里很過意不去的之余,多多少少也有些自卑。
人總是要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也才能在內心里得到真正的安穩和平靜。
哪怕是夫妻,一方在經濟、感情上,百分之百依附于另外一方,哪怕另外一方可以無條件的付出,依靠一方的內心其實也會有各種不安。
更何況是朋友呢?
這次論文發表,李慕雪隱隱就成了幼稚園里,專業理論水準最強的一個,對幼稚園,不再僅是索取、同情、接受幫助,她同樣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