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晉的處置一直沒下,非是康熙不想,而是顧慮她的肚子,那到底是胤禔的血脈,更別提她早前還生有二女。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兒是比不過兒子的,但就目前宮中的情況,康熙只有胤禔所出這一脈孫輩,便顯得金貴了。
胤礽眼珠動了動,繼續道“大福晉如今還懷著孩子,即將臨盆。那到底是皇家血脈,不能疏忽。若大哥封爵,也可以在宮外另賜府邸,讓大福晉帶著孩子搬過去。”
這也是胤礽主動為胤禔請封的原因之一。禍不及稚子。不管胤禔如何,他所出女兒,年長的也不過兩歲多一點。她們有什么錯呢
康熙讓胤禔在明面上死去,最大的好處可能就是這點了。若胤禔未死,那么大阿哥被貶去守陵,妻女要不要跟隨若不跟隨,如何安置大阿哥為罪人,她們一輩子要帶著這頂帽子。
但胤禔一死,一切罪責恩怨也俱都隨之消散。康熙的火氣降下來,對于胤禔這個以前疼愛過的孩子,他失望痛心之余,終歸會有幾分悵然,幾分不舍。
死后追封是必然。康熙也舍不得剝奪了他的存在,還讓他頂著光頭阿哥的身份“去世”。相對應的,在回想起曾經的付出時,難免也會把這份感情多少遷移一點在胤禔的孩子身上。
此時胤礽提出追封后另賜宅邸,讓胤禔妻女別居宮外,恰到好處。這般一來,她們還是皇室宗親,仍然能以福晉與格格的身份生存下去,不至于太艱難。
果然,說道這個份上,康熙念想勾動,越發感嘆胤礽這份用心,便是胤禔錯到這個地步,他仍舊為其妻女留有后路,可胤禔都做了些什么呢
康熙張了張嘴,嘆道“便封多羅貝勒吧。以貝勒之禮安葬。”
胤礽愣住,他本以為會封個郡王,誰知竟只是一個貝勒。雖覺得有些意外,但胤礽也沒進一步勸說。就此,胤禔爵位敲定,葬禮規制有了,內務府與禮部忙碌起來。不過由于胤禔犯的錯,喪儀從簡。
二月底,棺木下葬。除了少數知情者,沒有人知道,棺木中并無尸身,是空的。同時,大福晉帶著妾室孩子搬出皇宮。宮外的貝勒府是戶部從以往抄家罪官的府邸中挑出來的,略做了修繕。面積不大,但對她們來說也足夠了。
入住第二日,大福晉產下一女。因胤礽早前提過讓太醫日日前去診脈看護,若有異常都有及時處理,所以大福晉胎相不錯,生產時也沒受太多罪,母女平安。
消息傳到皇陵,胤禔呆了半日,默不作聲。
又是一個女兒,倘若放在以前,他是不高興的。但現在他高不高興已經不重要了。總歸皇室長孫都不可能是他所生,甚至他這輩子都不會再有兒子。
聽說阿芙蓉會影響子嗣健康,好在他吸食阿芙蓉是在伊爾根覺羅氏懷孕后,也算是一種慶幸吧。
胤禔抬頭望向天窗照進來的一縷陽光,神色怔忪。他還能出去嗎就算出去了,他已經死去,棺木入土,昭告天下,他還是他嗎
胤禔突然發出一聲苦笑,心頭一片迷茫。怎么會這樣怎么就這樣了呢。他明明是皇家大阿哥,明明可以有大把的榮華富貴,權勢前程。為什么會落到這個地步。
汗阿瑪沒有真正要他的命,卻剝奪了他的身份與希望,這跟殺了他又有什么分別
胤禔閉上眼睛,滿心后悔。
江南。某處別莊。
春枝神思不屬,心中五味陳雜。當年離宮,她改了戶籍,化名春蘭來到江南。利用娘娘留下的人脈、給予的線索在民間探查,費了好一番功夫終于摸到了天地會的邊。也是湊巧,陳光義正在尋找得用的宮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