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鼻子微酸,喉頭哽咽。他不自覺想到上輩子那段讓所有華夏子民都無法忘卻的屈辱過往,那段橫亙在歷史長河里流淌的血淚以及那些不屈的英魂,
胤礽雙眼泛紅,眸中滲出點點水霧。
“對于這些,你全不在乎。你的眼里只看得到龍座上的帝位,你的心里只有對權欲的渴望。你想為君,可你曾想過,與君相對的是民。有民才有君。若家國不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坐在龍椅上的君王還配稱君王嗎
“你與洋人交易,將自家國土拱手奉上,如此復興的明廷,還是明廷嗎洋人入侵,占據我國大好河山,會如何對待我們的子民你將這些百姓置于何地不,你目之所及,所思所想根本沒有百姓。百姓只是你復明的工具,犧牲二字隨口而出。你對他們的生死毫不在意。”
胤礽譏笑“你捫心自問,你這樣的人,也配為君”
眼中是毫不掩飾的嘲諷與輕蔑,這樣的態度深深刺激了朱和濰“太子殿下說得這般大義凜然,也不過是因為你們本就掌控著至高無上的權柄,坐在金鑾殿的高位之上罷了。倘若你處在我的位子,你敢說你不會做出和我一樣的選擇”
“哼,別拿你的小人之心來揣度孤。孤雖不敢稱是正統君子,為達目的也不啻于使用各種陰謀陽謀,但孤不會不擇手段。至少孤再怎么算計,也絕不會引外敵入侵”
朱和濰半分不信“古往今來,權欲爭奪,素來是不看手段只看結果的。你今日信誓旦旦,也不過是未曾經歷過我的人生罷了。都是權欲中心里的人物,何必把自己說得這么高尚,而對我們朱家人極盡詆毀。”
胤礽搖頭“孤看不起的人只有你,而非前朝朱氏。相反,對于老朱家的人,孤很是敬重。你一直以朱氏后裔自居,也以此為傲,那么你可曾回顧過朱氏明廷當政時的過往”
朱和濰一頓,不太明白胤礽這話什么意思。
“中華歷史延續數千年。如漢之強,亦有和親;如唐之盛,亦有結盟;宋時巨富,難逃納貢;更遑論過往諸朝諸代,兄弟敵國之禮者眾。唯有明廷。撇開南明不提。自洪武建國至崇禎亡國,綿延兩百七十六年,歷經十六位帝王。無一割地、稱臣、納貢、和親之舉。
“明成祖為何遷都京師因為京師乃對北要地,此為抵御入侵之舉,是謂天子守國門。崇禎帝為何明明可以南逃,卻要煤山自縊因為大夫死眾,士死制,君王死社稷。2
“你說孤信誓旦旦,大義凜然,實則為刻意抬高自身。不孤從未覺得自己有多高尚,至少在這點上,你老朱家的先祖做的比本朝要好。孤自嘆弗如。只是你自居為朱氏血脈,老朱家的堅持你可曾記得半分老朱家的傲骨你可曾繼承半分明廷十六帝,你覺得你比得過誰”
胤礽緩緩搖頭“不孤錯了。孤不該把你與他們相比,太侮辱他們了。就說今時今日。大半年前你父親與你妻子慷慨赴死,彼時,他們說朱氏后裔不落于清廷之手。孤佩服他們的果決與勇氣,更敬重他們的氣節。可你呢”
胤礽輕嗤“他們愿意為不落于我們之手而自盡,你卻親手將自己乃至整個華夏送于洋人。你可真能啊”
朱和濰被說得節節敗退,面如土色“我從沒想過將整個華夏送給洋人,只需我坐上帝位,華夏還是我漢人的華夏,我”
啪一鞭子揮在朱和濰臉上,打斷了他的后話。
切詞狡辯,自欺欺人。對于這種冥頑不靈之徒,胤礽已懶得再與他說道。揍這一場,他也累了。胤礽將鞭子還給親衛,吩咐說“給他把身上捆綁的繩子松開,綁住手就行。綁緊了,繩子留長一點。”
朱和濰頓感不妙,面色大白“你想做什么”
胤礽莞爾“你不是說孤折辱你嗎怎么,你以為踹你幾腳,打你幾鞭子就是折辱了哼來人,把他抬出去,繩子系在孤的馬上”
朱和濰睜大眼睛,滿目驚駭。
胤礽大步走出去,翻身上馬,韁繩一甩,揚蹄而去。朱和濰就這么綴在馬后,貼著地面拖行,哀嚎慘叫不絕于耳,引來圍觀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