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上位十七年,勵精圖治,人心所向。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君臣相得,百姓和樂。如此情景,何懼之有”
老者深吸了一口氣。是啊。何懼之有。就算他有復明之心,誰會追隨當今天子治理的天下固若金湯,無人能撼。可即便如此,能輕輕放過他們,也可見其胸襟氣度,容人之量。
老者抬頭看向胤礽“若我愿意留在京師,當如何”
“朕會封你為明王,賜居府邸,尊榮富貴,頤養天年。”
老者心中一顫,明王,明王。他有過一瞬間的觸動,然而很快回過神來。
“若我不愿意留在京師呢”
“老先生自便。”
老者喉頭動了動,幾次啟唇,最終開口“皇上以為何為君”
胤礽了然“朕明白老先生的意思,朕在位十多年,歲數漸老,太子已然長成。朕以為這個問題,由太子來回答更合適。”
弘昭歲數漸老什么玩意
他看著自家神采奕奕,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的汗阿瑪陷入深思。
“太子”
弘昭回神,面向老者“孤以為,為君者當自正其身,不令而行;擇善從之,兼聽則明;謙虛為懷,有容乃大。無愧于江山社稷,無愧于天下臣民。”
老者起身,還以君子之禮,而后給予選擇“我不愿留于京師。”
胤礽沒有強求“朕送老先生一家回江南。”
老者點頭“多謝。”
他欽佩于天子與太子的氣度,但朱氏不為清廷之臣。他們有自己的骨氣與驕傲。明王,明王,就算占了個明字,也不是他的故國啊。
離開莊子,回到馬車之上,胤礽撩起車簾回望那座院子,輕輕嘆息“明廷雖亡國,朱氏卻并非全然不可取。朱和濰到底不是正統。此人胸襟氣度,眼見著實遠非朱和濰能比。最重要的是,他有朱家人的堅守。”
他轉頭看向弘昭,“朕曾同你仔細說過朱和濰之事,讓你銘記于心。今日之事,朕也希望你能記住。”
弘昭點頭“兒臣明白汗阿瑪的意思,謹記汗阿瑪教誨。不割地,不納貢,不稱臣,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胤礽莞爾,對于眼前的繼承人十分滿意。唯一不滿意的是他的年紀。
他怎么才十五呢。十五歲,終歸小了點。怎么也得等十八歲成年再大婚吧。大婚后就可以準備退位了。
哎,算一算,還得好幾年。
胤礽郁卒,不過轉而又釋懷了。
幾年而已。他十幾年都等了,還差這幾年嗎
弘昭汗阿瑪看他的眼神好詭異,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