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傷勢已好,挪回了自己屋里,但每日還是會過來與康熙一同用三餐,父子倆一起聊天說話。京師的奏折不緊要的全由內閣處置,緊要的都送了過來。康熙按老路子讓胤礽念讀,又問他對策看法,隨后才說自己的批復,由胤礽代筆提上去。
胤礽最初有些不安,皇父不在,太子監國,他也只是處置,不會直接落下朱筆。現在皇父在側,更沒有他朱筆批閱的道理。但康熙堅持,溫聲軟語,耐心教導,讓胤礽一點點褪去忐忑,如今父子倆相處隨和了許多,有幾分回到兒時之態。
其實康熙病愈,胤礽傷勢也好了,按理不去前線,就該回京。但康熙不提,胤礽猶豫了下,也沒有提。他很喜歡在行宮這些日子的生活。
父子倆就這般帶著自己的小心思又過了幾日,前線傳來新的戰報。胤禔貪功冒進,佟國綱為救他中彈身亡,胤禔左臂受傷。
康熙震怒,大發雷霆。隨即下旨贊譽佟國綱護持大阿哥之功,恩賞佟家,又命人將佟國綱遺體送回京師厚葬,而胤禔則被勒令一同回京養傷。
胤礽眸光微閃,眼中不經意露出幾絲竊喜,轉頭對上康熙看過來的視線,心中一緊,忙低下頭去。他這點小動作,康熙盡收眼底,一字不言,暗暗嘆氣。
軍營。
胤禔聽著圣諭,臉色變幻不定,心一點點往下沉。此事他確實有錯,可他也是為了尋求快點破局,如今大清與噶爾丹膠著,越打越僵持,總要想個法子。他若是成功了,便是大功一件。可惜失敗了。不但失敗了,還搭上了佟國綱一條命。
胤禔知道汗阿瑪一定會生氣。但汗阿瑪讓他為副將,其中深意他如何感知不到。以汗阿瑪待他的心思,他本以為汗阿瑪只會私下懲戒訓斥。他已經做好了準備,不論汗阿瑪私下罰得多重,他都扛著。只求汗阿瑪在明面上幫他遮掩過去就行。
可汗阿瑪明旨贊譽佟國綱,說明其為何而死,等同于將他的過錯昭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是他貪功冒進,他不但直接站在了佟家的對立面,更在朝臣將士心中落下了負面的影響。他還怎么再走軍中路線往后又如何拉攏黨羽
胤禔看了看自己手臂上的傷,這傷并不嚴重。他是想留在軍中的,留在軍中還有戴罪立功的機會,或可扳回一局。離開軍營,他這次的過錯會被直接定死在恥辱柱上。
更何況行宮就在后方,此去京師可以取道行宮。若要養傷,行宮不是更方便可汗阿瑪令他回京養傷,甚至不提讓他去行宮面見。他連當面請罪的機會都沒有。
汗阿瑪汗阿瑪這么做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最近對太子的過分親近與縱容,以及對自己的雷霆手段,勢必會作為一個信號,傳輸給朝臣百官。而汗阿瑪又知不知道這點
如果他知道,甚至他就是因此而故意為之
胤禔想到這點,面色大變,搖搖欲墜。
送走佟國綱的靈柩,又送走胤禔,福全大是松了口氣。這兩人,一個是皇帝舅舅,一個是皇帝長子,皆在他手下出了事。福全一顆心都提了起來,本以為會受訓斥,說不定還要背黑鍋。他都已經做好準備了。結果皇上半點罰他的意思都沒有,只叮囑他用心作戰。
福全深吸了一口氣,想到康熙的傳信。他本是打算先困住噶爾丹,等簡親王的兵馬到了之后再左右夾擊,如今看來是不能了。他必須改變策略,重拳出擊。
行宮。
自從圣諭發出,胤礽尤為高興,每日的飯量都多了小半碗。康熙無奈搖頭,到底年少,雖極力控制,仍不免露出喜態。虧得如今在這里的人是自己,要換成是“他”,又是一項罪過。
康熙看向胤礽“聽說這兩天你讓人多挪了盆冰在屋里”
胤礽低下頭“是。”
兩個胤礽都一樣的畏冷又畏熱,只是另一個胤礽能為了盆冰跟他爭執耍賴,而這個胤礽呢自己不過問一句,他便好似做錯了事的孩子。
康熙又翻了遍記憶,發現“他”是真的不會教孩子。從始至終,“他”對胤礽所有的喜愛,最多的表現就是處處標榜胤礽尊貴的身份,大肆賞賜。私下又對胤礽要求甚高,過于嚴厲,事事管教。胤礽承受的“偏愛”沉重而壓抑,長此以往,誰能受得住也難怪胤礽后來會變了性子。
康熙給胤礽夾了個丸子,輕聲道“夏日雖熱,也不可貪涼,小心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