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問了名下莊子上的佃戶,又跑了趟皇莊。京中皇莊雖不如興州大,田地卻是上等的。奴才名下的那些也全是良田。如此收成上自是該比普通百姓要強些。這兩處的畝產,在保證風調雨順的前提下,一般維持在三百七十斤上下。
“這可不只是莊頭的言辭。奴才怕莊頭只管事,不下地,對實際情形了解不夠,或有錯漏,共詢問了五十七個佃戶。結果一致。
“此后,奴才又去了趟戶部,要來了往年各地糧產的資料。從中發現,便是江南魚米之鄉,收成最好也就四百出頭。”
康熙深吸了一口氣,努力遏制住澎湃的熱血,“你可查清楚了”
“是戶部農田司有位閔大人,出身寒門,早年家中貧困,未入仕前經常是讀完書還得下田種地的。后來入朝為官,依舊保持了這個習慣,每年總會下地伺弄一番。
“他雖然沒有多大的才能,卻是個踏實肯干的。入農田司后,經常到下面去走動,實地考察,偶爾還會同農戶們一起干活。
“若說朝中百官,誰最了解農事。奴才想非他莫屬了。奴才特意將他帶了過來,在門外等候。皇上若有疑慮,不如傳他問一問再有太子的那片地,總要讓懂行的人來瞧瞧。”
“好”康熙點頭,“讓他進來不,帶他直接去玻璃房,咱們也去”
玻璃房。
閔大人不過從六品,連參加大朝會的資格都沒有,往日是見不到圣顏的。突然被帶進宮,自是戰戰兢兢,瞧見康熙,雙腿發抖,好懸挺住了,沒有殿前失儀。頭上冷汗卻一直在冒。
不過到了田里,他便如魚入了水,先前的怯懦模樣一掃而光。在一號地里轉悠了一圈,閔大人幾乎是手腳并用爬上來了,連害怕都忘記了,激動得說話都開始結巴。
“皇皇上這些這是什么品種的稻子根系發達,穗大粒多。臣種地二十多年,查看農田不計其數,從未見過這種稻子也就是此地種地面積太小,若能畝產,當有八百斤左右。便是與現今民間過往收成最好的時候比,也差不多翻了一倍”
康熙目光锃亮“當真”
“當真”
康熙看向胤礽“你這稻子怎么雜交得來的,可能量產”
胤礽他汗阿瑪真是高興糊涂了。居然問他一個七歲小孩兒這種問題。
“汗阿瑪,您是知道的。兒臣當初是心血來潮,想著馬跟驢能夠雜交,柚子和橘子能夠雜交,水稻應當也可以。這才試一試。
“本來是想看看雜交出來的品種是不是比素日里的大米要好吃,沒想到一號田的收成居然這么好,說來全是意外之喜。如今您問兒臣能否量產,兒臣也不知道啊”
康熙回神,是哦胤礽怎么會曉得
胤礽又說“地里的這些,兒臣打算讓吉祥他們今天就全部收割完。連同之前收割好的,兒臣全妥善保存著,準備送與汗阿瑪。汗阿瑪不妨先在皇莊試一試。剛巧,如今正值播種之期。若再晚,怕是就要錯過了。”
康熙一愣,終于明白過來,胤礽之前所說這份壽禮只能早,晚不得是什么意思。確實晚不得啊。晚了,就只能等明年了。白白浪費一年時間,這可不行
“那就趕緊收割”
胤礽笑著招手讓孟吉祥等人干活,自己跟著康熙出來,端了杯茶讓他緩緩情緒。
“汗阿瑪,皇莊的田地好,里面種糧的也都是好手。這方面自是沒有問題。但莊頭往日里只管一莊之事。雖然都是種地,可這回不一樣。兒臣覺得需另派個負責的。還要位高權重,能讓莊頭忌憚,不敢爭權惹事。”
康熙瞄了他一眼,怎會不知他想些什么,“你又打算指使你叔公去”
胤礽毫不避諱,點頭道“當初雜交的初始稻種就是叔公幫我尋來的,這幾個月,雖然宮里的地是孟吉祥幾人種著,但有什么需要,或是我想知道些什么注意事項和種地技巧,都是叔公去辦。這回畝產的資料也是叔公搜集。他最是清楚。
“都說一事不煩二主。兒臣是覺得叔公已經有了經驗,自是比別人更容易上手。而且,兒臣另有事想讓叔公辦。”
康熙轉頭“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