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點了點書籍封面上的青貯二字“就是這個。”
康熙
果然是糟心兒子知道從五臺山帶回來的書,他每個字都認得,但連在一起,十句能看懂五句就不錯了,還把書給他。
康熙氣得干瞪眼,直接將書丟過去“說人話”
“汗阿瑪到地兒就知道了。”
胤礽將其帶到一處馬場,雖然同是馬場,京中的規模卻比山東那個小上許多,但安防卻更為嚴密。幾人來到一處地窖口。胤礽第一個跳下去。康熙胤禛緊隨其后。看著眼前的地窖,康熙抹了把窖壁“這是水泥”
“是水泥。汗阿瑪大概也看出來了,此窖與別的地窖不同。這叫青貯窖。青貯窖的建造有許多講究。比如窖壁需有一定的傾斜度,下方要留排水口,內部得光滑平整等等。尤其它的選址也十分重要。并非隨處都可建青貯窖。
“去歲時間緊,我查看各大游記,結合輿圖,又問了朝中好幾位大人,一時間沒找到合適交易的牧場,但是找到了一處正在出售的馬場。”
康熙反應過來“山東馬場”
“是。這邊只是作為示范,好讓汗阿瑪更為直觀的了解青貯窖與青貯飼料。但此處其實并不大適宜大批量建造青貯窖繼續青貯飼料的儲存,因此大本營在山東。”
康熙瞬間抓住了關鍵“青貯飼料”
“汗阿瑪看這些。”胤礽指著密封的一個個大圓包說,“這就是青貯飼料。”
他招手示意身邊的侍衛劃來一袋,里頭全是小麥秸稈。
“汗阿瑪,這是去年我買的那批。”
康熙本來不覺得如何,聽聞去年二字,渾身一震。若這是去年的小麥秸稈,存到現在還有這樣的新鮮度,那確實跟當季新長得也差不了多少了。
康熙一句話問出關鍵“這樣的草料,一共有多少”
胤礽搖頭“沒多少。”
隨后給予了解釋。
“汗阿瑪你也知道,光哥帶回來的書籍里提到的東西多而雜,我們需要從中提取出我們目前最為緊缺而又最有可能成功制作出來的東西。
“這個活并不那么容易。我跟光哥最初誰也沒想到青貯飼料上頭。是四弟一句話點醒了我,我才恍惚想起,光哥的那批書里似乎提到過這個。
“青貯飼料最關鍵的環節在于儲存發酵,但在此之前,還需粉碎打包。從木蘭回來時已是閏六月,我就算立刻著手準備也需要時間。光靠人力是不行的。書中所說的機器難度過大,一時弄不出來,但整改一下,做個低配版總是可以的。
“于是我跟光哥用最快的速度設計出粉碎機和打包機,加緊讓人制作出來。但因為是頭一回做這個東西,我們調試了很多遍,期間浪費了不少草料。但經過數次整改后,總算達到了想要的效果。
“只是那會兒時間已近秋日,各處新鮮草料都已經差不多沒了。好在我之前搜羅得多,還剩余一些,全制作出來,去除冬日馬場消耗,大約還有一兩萬斤。”
胤礽將康熙請出窖,指著馬場的馬說“去年冬天,這里與山東馬場的馬吃的就是我們自己做的青貯飼料,汗阿瑪看看,是不是長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