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一頓“你見過嗎”
伙夫點頭“見過。我姑母就是得天花沒的。她夫家知道她染的是天花,害怕傳染,把她扔在荒野山洞里。還是當地有個婆婆心善,每天從洞口遞一些食物和藥材進去,勉強熬了幾日,終歸沒熬過。
“我得到信趕過去,姑母只余一口氣吊著,沒多久就去了。全村的人聚集起來準備柴火,要把她燒了。怕留著尸體依舊會傳給人,禍害全村。我想帶姑母走,承諾會找個地方妥善處理。他們不肯。我打不過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姑母燒成灰。”
胤礽默然。這夫家行事是涼薄了些。但對于燒毀尸體的作為,胤礽并不覺得過分。不就是火化嗎很正常啊。而且為了防止病毒傳染,焚燒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但是對伙夫而言,這是挫骨揚灰,難以接受。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因此胤礽沒有開口。
伙夫神色悲戚,喃喃自語“若是當時有牛痘,姑母也不用不用受這樣的罪。”
胤礽拍拍他的手“別傷心。現在有了,往后會越來越好的。”
伙夫笑起來“小少爺說得對。咱們有個好圣上,免費給我們發雜交水稻稻種,教我們種植。又在各地設立醫署,允許我們接種牛痘。
“現在我們不怕餓死了,也不怕天花了。往后肯定還會有很多別的東西,日子會越過越好。我們村一人湊了一點錢,給圣上立了個長生牌,日日供奉。”
康熙睜大了眼睛看向靳輔,靳輔使勁搖頭。
這伙夫真不是他刻意安排的。他冤枉
靳輔指向河工眾人“給圣上立長生牌的不只一家,更不只一村。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有參與。”
這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知道不是做戲,康熙更高興了,碗里的粗茶淡飯吃起來仿佛格外香甜。
胤礽雖沒康熙吃得香,也不覺得勉強。他前世拍過鄉村戲,拍過宮廷戲,去過鳥不拉屎的偏遠山村,呆過繁花似錦的美麗城市。富貴榮華他享過,粗茶淡飯他試過。甚至因一部戲在大漠住了三個月,別說吃米飯,有時甚至只能用干餅充饑,一杯水都得格外珍惜。
所以胤礽雖更喜歡珍饈美食,但對于眼前寡淡的白米青菜也接受良好,扒拉著將一碗飯吃得干干凈凈。前世的經歷讓他養成了一個生活習性,有條件的時候,怎么精致怎么來。沒條件的時候,怎么湊合怎么來。
胤禔看看胤礽,再看看自己手里“難以下咽”的飯菜,硬著頭皮咬牙,吃拼了
康熙吃完,瞧見胤禔與胤礽的空碗,眼睛含笑,十分滿意。離開時,他招來靳輔“朕今日見河工們辛苦,您多加關注,萬萬不可讓下頭人克扣工食。七日一頓的肉也改成五日吧,錢財都從朝廷撥款里出。”
靳輔忙拜“多謝圣上體恤”
胤礽在一旁插嘴,悄悄對康熙說“也可以改成三日,或者每天添一點也行,若是錢不夠,我再想辦法。”
康熙失笑。
靳輔忙道“太子,不可。”
胤礽
康熙指了靳輔出來,“你來跟他說。”
靳輔拱手拜禮“太子,這些來修河道的工人并非全是服役的,還有許多征召而來,朝廷給予一定工錢。我們不能苛待,也不能把條件定的太好。河道工程還需兩三年。條件太好,人人搶著做,恐會荒廢了當地的農耕。”
胤礽還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