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村。
孫大娘背著個麻袋回家,鄉親們見了,笑問“呦,這是進城買的什么,這么重你看你腰都壓垮了。”
孫大娘神神秘秘拉開一個小口子,“你們瞅瞅,我剛買的豬飼料”
有人驚訝“豬飼料就是先前朝廷頒布消息說的那個豬飼料說是四五個月能讓小豬崽長兩百斤”
“咱們又不是沒喂過豬。四五個月長兩百斤,怎么可能,騙人的吧”
“是啊,孫大娘,你怕不是被騙了吧。我聽說這豬飼料可不便宜呢,你花了多少錢”
孫大娘伸出五個手指頭“兩百文”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么貴”
孫大娘指了指后頭,“我們家老二還背了兩袋呢。這是三袋的價錢。一袋八十文,因為這是頭一批售賣的,給了優惠,三袋兩百文。”
有人猶豫“那也有點貴。兩百文夠買不少肉了。”
孫大娘翻了個白眼“兩百文這么多飼料你還嫌貴,那不如白送你好了。”
“孫大娘,不是我們說風涼話潑你冷水。如果這些豬飼料真能讓豬長那么多肉,當然劃算。可你也是鄉下長大的,咱們都知道,一只豬不管怎么喂都不可能四五個月兩百斤。”
“你就不怕這些錢全打了水漂就是扔水里咱還能聽個響。真給豬吃了,沒用也就算了,若是把豬吃壞了怎么辦”
孫大娘笑起來“你們怕這怕那,你們別買唄。我可不怕這可是朝廷賣的。朝廷還跟我們說了要怎么喂。咱們以前的豬長不大,是吃得不好,喂得不對。按朝廷說得來,肯定行”
“你就這么信朝廷”
“那當然朝廷啥時候騙過我們之前說新稻種能讓畝產翻倍,后來翻倍了吧又說牛痘接種后不怕天花,我去接種了。去年回北邊探親就遇上了得天花的,有人感染了,偏我啥事沒有。兩年前朝廷弄出水泥,說幾天就能修條大道,比以往好走百倍,結果怎么樣
“這些年朝廷辦的事,哪件不是說什么就是什么朝廷說了行,那就一定行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信”
孫大娘背著麻袋回家,余下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覺得孫大娘說得有道理,朝廷這幾年弄出來的什么雜交水稻,牛痘,水泥都挺好的。興許這回也一樣要不咱們”
眾人接道“試試”
族長思忖片刻,咬牙道“行試試就試試讓每家來個人去祠堂,咱們商量商量,全村都買一起喂豬”
族長兒子蹙眉“爹,怕是有些人舍不得花錢,不會答應”
族長拍板,狠下心思“但凡買飼料喂豬的,族里貼補一部分銀錢。若是飼料沒用,豬沒長那么大,這部分錢就算了。若是豬真能長那么大,再讓他們把錢還給族里。”
做族長的,就得果斷有魄力把規矩立起來,把榜樣做起來
但即便做出如此決斷,族長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十分忐忑。
他怎么也沒想到,就因為自己今日的一個決定,讓孫家村在日后變成了著名的養豬村,讓每個孫家人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甚至他的名字,他的事跡還被編成故事寫進族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