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了眼屋內的鐘擺“這么早就走”
“兒臣還要去慈寧宮呢。三日未去,如今臉上的傷瞧不見了,自該去同烏庫媽媽請罪。當日是兒臣任意妄為,惹烏庫媽媽生氣了。”
想到太皇太后當日下得狠手,康熙難免擔憂,立時站起來“朕同你一起。”
胤礽搖頭“汗阿瑪,您忙您的便是。兒臣此去是為請罪,若將您帶去,烏庫媽媽瞧見了,這到底是請罪認錯,還是故意找人撐腰呢。”
康熙一愣。
胤礽又道“汗阿瑪放心吧,烏庫媽媽已經罰過了,斷不會因一件事罰我兩回。”
說完,行禮告退。康熙卻仍不放心,指了梁九功出來“派個人關注著慈寧宮的動靜,若是太皇太后發怒,懲處太子,給朕傳個信。”
“嗻”
康熙低頭,目光落在桌案的彈劾折子上,神色陰沉。胤礽恐不知道,彈劾折子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這兩日前朝后宮還隱隱流傳著幾絲消息。譬如他昏迷前曾與太子在御書房的“爭執”,譬如太子離開以及他昏迷的時間點。
雖未下結論,可這些東西本身已經足夠讓人心生猜測。
太子氣暈皇父,乃為大過。故意傳此等消息,引眾人猜疑的幕后黑手,其心可誅
慈寧宮。
太皇太后一見胤礽,就將他拉到身邊“傷可好了”
又伸手撫摸他的臉頰“還疼嗎”
胤礽搖頭,一一回答“都好了,也不疼了。烏庫媽媽放心。”
“烏庫媽媽當日下手重了些。但盼你別記恨。”
“怎會呢當日本就是保成有錯在先,該罰的。何況保成知道,烏庫媽媽此舉有深意。”
蘇麻喇姑特意將眾人遣了出去,親自為二位沏茶。
“有深意”太皇太后笑著問,“那你倒是說說”
“烏庫媽媽此舉用意大致有三。其一,汗阿瑪緣何暈倒成迷,已知的信息唯獨我最有嫌疑。若真是因我之故,您先出手罰了我,等汗阿瑪醒來,就算再氣惱,這氣也當消退大半了。
“其二,我大鬧乾清宮,枉顧汗阿瑪旨意硬闖。懂我的自然明白我是憂心汗阿瑪,不懂我的只會覺得我張狂,甚至別有用心之人可能會拿出來做文章。抗旨闖宮,往大了說等同謀逆。便是汗阿瑪不疑心我,也是會生氣的。
“若汗阿瑪暈倒非是因我之故,見我挨了打挨了罰,第一時間自當心疼,對闖宮之事也就不會計較了。”
太皇太后點頭“不是有三嗎還有呢”
“您這一巴掌是打給別人看的。從汗阿瑪暈倒至您趕來,這中間已耽擱許多時間。梁九功終歸是奴才,要想方設法擋住一眾主子本就不容易,若非您來,他恐怕撐不了多久,此等情形之下,他對乾清宮其他方面的掌控就會力有不逮。
“乾清宮上下彼時必然混亂,消息也會不脛而走。若保成所料不錯,您來之前當是已經聽到一些話了。”
太皇太后嗯了一聲,示意他繼續。
“您知道了,就代表別人也可能知道了。更何況,我確實在御書房曾與汗阿瑪有過爭端,并且我前腳剛走,沒多久,汗阿瑪就暈倒,這時間太過湊巧。
“那會兒只怕已經有人懷疑到我身上,但就憑得知的這三言兩語,他們心有顧忌,絕不敢妄動。您是想給他們添把火,推著他們向前走。”
胤礽一笑“宮里處罰奴才慣常是打板子,若非犯了口舌之事,掌嘴的極少。他們都明白打人不打臉,更何況我是太子。由此也可見,必然是我做得事情太過分,惹得汗阿瑪氣急才會這般動手。
“知道御書房內發生的微末端倪,又見我在乾清宮挨了罰,種種細節聯系在一起,他們自然會想到,我該是犯了錯。太子有過,還是大過,便是廢太子的理由。
“就算如今不廢,他們也要把事情搬到明面上,讓天下人知道我曾有過,更是借此試探我到底失了多少圣心。往后他們再耍點手段,把汗阿瑪心里這根刺扎得更深一些,自然有機會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