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偏頭“你又從宮外聽了什么新鮮話本”
“這故事的名字叫做狼來了。”
胤礽將狼來了的故事娓娓道來。
康熙
他若還聽不出胤礽什么意思,他就是個智障
胤礽冷笑,自打去歲康熙用過這招,發現應付起他來,十分好用后,就迷上了這種操作。一個皇帝,做這種事,也不嫌丟人,太跌份了。
不過大概是因為自己玩過了,深知其中奧妙,因此后妃里頭若有人病了來請,康熙總會多問幾句,難免懷疑。尤其是如果這位后妃生病的時機還十分微妙的話。
對此胤礽很是無語。沒想到,他竟然還間接提升了康熙在這方面的鑒女表能力。
故事講完,胤礽看著康熙,不言不語。
父子盡皆沉默,氣氛相當詭異。
康熙尷尬地挪開臉。
胤礽一嘆“汗阿瑪,往后別這樣了。好好的,稱病作甚。若像故事里一般,哪日真被您自己說病了怎么辦”
他屁股挪過去,挨著康熙坐下“汗阿瑪這一年來對我格外不同,為什么”
康熙不語。
胤礽笑起來“汗阿瑪是不是怕我跑了”
自打暈了一場,又接連發生彈劾之事,康熙就仿佛鉆進了牛角尖。
大約是因為當初有過對胤禔輕拿輕放,不做處置,甚至忽視胤禔的混賬心思,反而擔心胤礽知曉后對其留有心結的舉動。康熙回過神來,總覺得對不起胤礽。
帶著這份愧疚,他時常做夢,夢見胤礽氣呼呼跟他說汗阿瑪,我不理你了。我要往江南去,往海外去,再也不見你。
尤其當初那兩個場景模糊的夢境又出現過兩回。雖然不過康熙如何努力,仍舊看不清夢中人的長相,聽不清具體的言語。可越是如此,他越是不安。這份不安仿佛種在了心里,根深蒂固,成為縈繞在心底里無法散去的癥結。
每每醒來,心有余悸。
而他緩解自己這份心悸,避免自身擔憂成真的方法也十分簡單粗暴,那就是對胤礽好,拼命地對胤礽好。以至于康熙自己都沒發現,他對胤礽的態度開始變得小心翼翼。不像是老子對兒子,似乎彼此身份掉了個個兒一樣。宛如胤礽是老子,他才是兒子。
胤礽抱住康熙手臂“汗阿瑪對我這么好,我怎么舍得走。汗阿瑪,我不走的。我要一直陪著您,纏著您,您可不許嫌我煩。嫌我也沒用,反正我就煩您,煩您一輩子。”
康熙心中欣喜,又覺哭笑不得“煩朕一輩子只怕你娶了親有了孩子,就不這么想了。”
胤礽挑眉“不可能。成了親,您也是我汗阿瑪,有什么不一樣。”
康熙失笑“成了親就是大人,你若是再這般沒臉沒皮,小心叫你兒子瞧見笑話你。”
胤礽神色一肅“他敢他若是笑我,我就揍他,一頓不夠,就打三頓,揍到他不敢笑話為止。”
這話說得一臉認真。康熙不禁為自己還沒影的孫子擔心。
就胤礽這性子,這教育手段,他未來孫子處境堪憂啊。胤礽在大事上聰慧,可私底下十分任性。他自己都是個孩子呢,讓他教兒子,不是打就是揍的,可怎么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