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八六
九月初九,重陽佳節。
本該是家人團圓的日子,可顯然如今還在尼斯克城的他們是無法與千里之外的家人團圓了。
好在大局已定,勝利在望。索額圖等人心情倍兒棒,走路都生風,臉上整日笑嘻嘻的。他們的情緒也渲染了全軍將士。使團上層的幾位大人這般模樣,可見和談之事十分順利。將士們心頭也輕快了不少。
胤礽下令加餐,營地不許飲酒,但肉食管飽。大伙兒都歡呼起來。
帳內,胤礽將索額圖明珠佟國綱以及唐十九都叫了過來,五人一塊過了個節,倒也不顯得太過寂寥。
晚間,他提筆給康熙寫信,先說和談進展,再說營地過節瑣事,然后詢問汗阿瑪今日如何過節,宮中可還熱鬧;汗阿瑪身體可好,烏庫媽媽可好。言語間提起自己在尼斯克發現了幾樣當地人的吃食,頗有風味,可惜不耐放,不能送進京給汗阿瑪品嘗。
最末,可憐巴巴說兒臣想念汗阿瑪了。兒臣長這么大從未離開過汗阿瑪。不知這些日子,汗阿瑪可有想念兒臣云云。
整封家書洋洋灑灑寫了十幾頁,除開頭一頁正事之外,全是瑣碎日常,到得后來,更是怎么肉麻怎么來。看得系統雞皮疙瘩掉了一地,胤礽卻半點不以為然,反而覺得自己寫得賊好,感情賊充沛。
將厚厚一沓書信晾干,胤礽把準備好的兩朵野花夾進去,一起塞入信封。美其名曰,當地吃食是送不過去了,但當地的花卉可以讓汗阿瑪與兒臣一起看看。這可是兒臣親手采的,選的最好看的兩朵。
系統矯情
胤礽才不管系統的看法,喚了小柱子過來,讓其將書信交給營內的傳信兵,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
京師。
八百里加急只用于緊急要務,如戰事等,皆是迫在眉睫之情。得聞尼斯克城八百里加急信件,康熙一顆心都提了起來,還以為清軍已同古蘭開火,想到處在當地的胤礽,渾身都開始微微顫抖。
當他打開信件后,仍舊顫抖。可此前顫抖是因擔憂,因害怕,因恐懼;如今顫抖卻是被氣的。
臭小子,一封普通家書用得著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驛報是給他這么用的嗎
康熙好懸忍住脾氣沒把書信扔出去,耐著性子往下看,看完后,越發哭笑不得。
當日,康熙前往慈寧宮向太皇太后請安,便說起此事“瑪嬤,你猜那臭小子八百里傳書為的什么他竟是為了送兩朵花。說什么怕傳書太慢,花兒焉了,朕就看不到了。他也不想想,他把花夾書信里頭,能不焉嗎”
不但焉了,還干了。康熙想到書信中抖落出來的兩朵不知名干花,表情相當無語。
“他還說重陽節在那邊吃了烤全羊,請一個當地擅長此道的廚子過來做的,味道與京中吃過的不一樣,各有特色,嚷著要跟人學了,回京烤給朕吃呢。”康熙一嗤,“就他還烤給朕吃,別烤成一只黑炭羊就不錯了,純屬禍害羊。”
太皇太后聽著他絮絮叨叨,明面上斥責嫌棄,實際上嘚瑟炫耀的話語忍俊不禁。
待康熙說完,太皇太后才感慨道“胤礽走多久了”
“三個多月了。”
康熙恍然,竟這么久啊。就如胤礽所說,打從胤礽出生,他們父子就沒分開過,這還是頭一回。別說胤礽不習慣,他也很不習慣呢。這些日子總會忘記這點,下意識開口讓梁九功去傳喚。等話說出口才反應過來,胤礽不在。
“當初說是苦夏,不耐暑熱才去的暢春園,如今天氣都轉涼了。”
說道這里,康熙越發無語“哼,他自個兒當初找的好借口,也不動腦子想想去趟尼斯克得多久,如今還得朕幫他想轍善后。”
太皇太后目光掃過去“保成這借口找的是拙劣了些,你當初為何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