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履莊嘴唇抖動,既激動又驚訝。他從沒想過自己一介布衣,有朝一日竟能見到一國儲君,且儲君還親口喚他“先生”,稱贊他奇巧之才。
黃履莊一顆心砰砰直跳“太太子,草民草民”
察覺他的局促,胤礽看向“龐然大物”道“這是在做什么”
“是造紙機。”
胤礽一頓“造紙機”
贊扎出面道“和郡王設立實驗小組,將我們都叫了過來,讓我們選擇研究項目。我們討論了許久,覺得可以從筆墨紙硯入手。太子曾說,想讓大清百姓都能讀得起書。更曾說知識的傳播在于三大要點,一則教授的方式和渠道,二則書籍,三則筆墨紙硯等學習用具。
“許多百姓讀不起書,最大的原因在于,讀書花錢。尋常人家供一個讀書人十分吃力。除束脩不便宜外,日常紙筆等花銷也較為巨大。
“我們便想著,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筆墨紙硯中,我們最先想到,覺得最有可能改進的便是紙。最初我們是琢磨著,是否可以從原料入手,通過尋常不一樣的原料來降低紙的價格。
“為此,我們問過民間諸多紙坊,得知造紙技術自東漢發展至今已經十分成熟,能夠用來造紙的原料幾乎民間都有過嘗試。后來我們自己也試過十幾種,發現想要從這方面改善紙張的種類,降低價格,不太可行。
“和郡王提醒我們說現今造紙全靠人工,耗時耗力,市面上產量有限。如果能研制出相應的機器,讓機器代替人工,大批量生產出紙,使得市面上的紙供過于求,紙的價格就會下降。
“紙也是書籍印刷的根本材料。紙的價格下降后,書籍的價格也會有所改變。黃先生聽聞后,就說或許我們可以做一臺造紙機。”
胤礽眼中全是驚喜“這個想法很好,方向也好。你們如今做得怎么樣了”
贊扎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黃履莊更緊張了“有負太子厚望。我們之前做過一臺,花費了不少銀錢器具,可惜沒有成功,無法達到運作效果。這這是嘗試的第二臺。”
胤礽笑道“黃先生不必如此。但凡研究,從沒有一蹴而就的,都是在不斷地摸索中前進。失敗是很正常的事。至于銀錢,你們不必擔心。學院特別設立有研究資金,就是給你們研制實驗準備的。倘若研究資金短缺,孤會想辦法。你們只需一心研究便好。”
這是他為大清打造的初始研究團隊。別看如今設在學院名下,往后若是做大做強,是會分出來的。這可是日后大清科學院的雛形啊。缺什么也不能缺了錢。絕對不能讓研究人員因為資金問題,畏首畏尾
難得見上位者對此等制器之事如此重視,黃履莊心下信息,大大松了口氣。
胤礽一點也不覺得泄氣。看過系統給予的黃履莊的資料,他現在對黃履莊有信心的很就算此項不成功,黃履莊也一定能從中積累到經驗,日后再做別的項目,必然有所收獲。
胤礽又看向贊扎。他五月離京之時,安親王岳樂剛過世不久,贊扎還未出百日熱孝。彼時,贊扎一直閉門不出,他還擔心著呢。如今看贊扎的模樣,該是已經緩過來了。
他心頭歡喜,便也不特意去提別人的傷心事。見黃先生與諸人還有研究要忙,自覺道“你們繼續,孤就不打擾你們了。”
出了門,胤礽提議“孤離京半年,許久沒同你們聚聚了,擇日不如撞日。難得孤今日有時間,咱們一塊吃一頓,喝喝酒吧。”
又看向陵光“你大婚的時候,孤不在,沒能到場慶賀。今日孤做東,當是給你補上。”
陵光搖頭“太子恕罪,我今兒怕是不能去了。”
“你有事”
“我答應了福晉,下值就回去的。”
胤礽懵逼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口中的福晉,不是指裕親王福晉,而是指他老婆和郡王妃。
胤礽震驚了“你居然為了福晉拋棄我們當年是誰說的,娶個省心的福晉回來,不會耽誤你的事,你該干嘛還是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