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工人操作熟練,各環節緊密相扣,顯然要歸功于李松平日里盯的緊,且用了心。
“不錯,你這民部主事算得上盡心盡力,知行合一。至少是上傳下施并無折扣”
越是親信,郎君就越是吝于夸贊,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得他一句褒揚更是難如登天。
所以聽到這一句,李松才算是徹底松一口氣。
他拱手拜道“仆謝過郎君”
“嗯”
李承志點著頭,“不過還需牢記,需持滿戒盈,不可好自矜夸,若有不決之時,切不可自做主張”
李松滿口答應,點頭不斷。
犯過那么大的錯,他怎可能不長教訓
莫說是未決之時,便是稍有躊躇與猶豫,他就會尋李承志問計。李承志自然是知無不言,是以李松長進極快。
李承志又揮了揮手“嗯,回吧”
李孝先回應著,又令親兵牽來了李承志座騎。
也就剛剛跨上馬鞍,李聰又來秉報“郎君,張別駕到了”
這么快
掐指算來,離他去信予李豐也就堪堪兩旬,而比干城距此近兩千里,可見張敬之走了多快。
“到了何處”
“已至鎮衙,已予大郎李始良見過,此時應是在洗塵”
李聰稍稍一頓,面色古怪道“除張別駕之外,奚中郎也來了”
李承志愣了愣。
好家伙,還真讓自己給猜中了,這奚康生真能舍得
他有子六位,成器的至少占一半,但唯獨將達奚帶在身邊悉心調教,已近十載,可見奚康生對他的喜愛。
而奚康生也更清楚,達奚這次好來卻不好走,自己再是大度,短時間也不可能放他離開西海。
所以這個老狐貍的意圖不言自喻,這一注,下的不可謂不重。
反之而言,難保不是奚康生慧眼如炬,已看出元魏已然是日薄西山,大廈將傾,故爾為達奚氏提前留了條后路。
這是好事。
其余不論,奚康生為當世名將,在鮮卑族中的威望極高。若真有一日能將其攏至麾下,足可抵十萬強兵。
果然是好大的一份禮,這個人情欠的千值萬值。
李承志徐徐吐了一口氣,朗聲喝道“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