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未料到此節,但多少存了絲僥幸李承志頗為愛惜羽毛,滿口仁義道德,如此喪盡天良,有違天和之事,定然會慎之又慎。
但如今,幻想就如泡沫一般,破了個干凈。
也怪自己,兩軍對壘,無所不用其極。凡古之名將,鮮有不屠城者,何況只是燒一座山
對李承志這種梟雄而言,更是沒有絲毫負擔。
轉念再想,還真有可能是崔光悲天憫人,怕山中十數萬大軍死無葬身之地,才暫且勸住了李承志,來此勸降
崔延伯又驚又駭,低聲吼道“快,將山中守軍盡皆撤下”
麾下下知茲事體大,關乎十數萬兵卒的性命,早已嚇的頭上冒汗,兩股戰戰。
但聽崔延伯下令,便如風一般的奔下了關城。
身側副將又疑聲問道“都督,山中守軍盡撤,動靜必然不小。若賊敵趁此機會翻越山嶺,如何是好”
崔延伯猝然一頓,猛的咬住了牙關“李承志既能燒山,我崔延伯就燒不得么”
正發著狠勁,突聽數聲炸響,崔延伯悚然一驚。
抬頭看時,城下依下按兵不動。崔光正與那軍將拉扯,似是不愿離去。但架不住軍將力大,硬是將崔光抱上了馬。
不好,李承志果真要燒山
再順著炮響之處搜尋,關北約里,竟冒起了滾滾濃煙,驚的崔延伯三魂出世,六魄升天。
“快盡快下山”
燒山哪有那么容易
不是說燒不著,而是沒必要。
真要點著了整座隴山,立于山谷之中的隴關與蕭關又如何得以幸免
而這般大的山,等火熄滅,怕不是得數月之久。到那時,黃花菜都涼了。
二則是就算真放了火,將這十數萬兵卒燒死在山林之中,也無疑于癡人說夢。
又不是萬丈絕壁,只能上不能下,士卒還能活活等死不成
待大火燒起,十有全跑下山了,至多也就是慌不擇路時摔死幾個。
所以不過是恫嚇崔延伯,亂他軍心而已。不看只放了幾炮,只點著了一座孤林,山上的兵卒就如被掘開了窩的兔子,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如此盛景,關上關下的守軍又豈會看不到
再加山中炮聲震天,十有會誤以為敵軍已然攻成隴山,故而山中守軍大潰。
這也更不是崔延伯三言兩語便能穩的住的,彼時再以大炮轟城,必然事半功倍。
觀望一陣,李承志放下千里鏡,自言自語道“我若為皇甫,最多半個時辰之后便會攻城,如此才能使敵軍亂上加亂”
崔延伯手中的兵少確實不少,足有二十萬之眾。但隴山長近五百里,小道窄谷何至上百
便是一處只遣一千兵卒守衛,所需兵力也在十萬之上。且還要守衛隴、蕭兩關,
話音剛落,便有塘騎快馬來報,稱皇甫將軍已然下令前軍備戰,最多兩刻就會炮轟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