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日,崔延伯求援的急報,也送豳州送到了雞鹿關。
元遙倒是想救,但如何來得及
又過了五日,也就是四月廿九,奚康生剛糾齊大軍,備好糧草,準備從沃野啟程,涇州又送來了急報高平已敗,叛軍長驅直入,高舉“豐”字旗直撲蕭關。
待奚康生率六萬步騎入關,已是十日之后
四月廿八,李豐攻破高平。
五月初六,李亮與李豐前后夾擊攻克蕭關。右軍將軍刁整,衛尉少卿,兼左軍司馬元誘中山王元英次子兵敗被俘。斬殺守軍近三萬,俘四萬余。
次日,李豐揮師北上,在洛水以東阻擊奚康生。同日,李亮入關,十日內連克朝那、祖居、涇原、涇陽等三縣一郡,大敗涇州刺史楊鈞。
五月十八,李亮敗隴東太守辛璞,克隴縣,進隴關。
五月廿一,皇甫讓與李亮前后夾擊,隴關破,崔廷伯死戰不退,跳城而亡。
次日,元欽燒了汧陽糧草,逃往華州。同日,羊祉棄守雍城,退走雍州西安。
三日后,奚康生聞訊退走,撤至邊墻以北,李豐趁勢進駐金明郡。
五月十七,西海數路大軍會師與安定,稍做休整,予五日后再次出兵。
至六月初十,征戰整整兩月,俘虜降卒十二萬余,糧草無數。至此北至金明,南至秦嶺,東至咸陽,西抵敦煌,已盡歸西海。
若照著地圖看,李承志與元魏已平分天下。
當然,賬不是這么算的。
若論人口與糧田,西海還不足朝廷的五分之一。更何況,不是打下來就等于姓了李,要守的住才行
李承志站在咸陽城上,就如一樽木雕,任山風吹亂了頭發卻無動于衷。
數日前,這里還是阡陌縱橫,萬畝良田。而如今,卻成了一片焦土,一眼不見邊際。
元欽啊元欽,我該怎么謝謝你
將汧陽縣付之一炬也就罷了,竟玩火玩上了癮,走到哪里點到哪里。不管城中有多少百姓,更不管春麥已黃,已到了收割的季節
若非如此,汧河以東的十一郡共八十九縣,如何能降的那般快
原本李承志可以一鼓作氣,將豳州今延安以南,銅川以北全境,并華州東境也攻克下來。但他看元欽點火點的不亦樂乎,索性暫時停戰。
一是想看看,那些慷慨解囊,捐獻糧草、部曲,征召族人子弟助朝廷平叛的世家會如何感想,更想看看元欽和朝廷會怎么收拾這個爛攤子。而嘔心嚦血,為朝廷兩肋插刀的弘農楊氏又該如何向關中士族、百姓交待。
不可能西海大軍還在洛水黃河支流古洛河以西,炮火卻飛到是百里外的洛東
百姓好糊弄,那些關東士族、門閥并豪強等,難道全是睜眼瞎
二是西海數路大軍滿打滿算將將十萬,能將這涇、岐兩州守好,都要使出一百二十分的力氣。再要貪多,就不是嚼不爛的問題了,而是會被撐死。
有多大的飯量端多大的碗,李承志很有自知之明
“郎君,姑臧候到了,正在郡衙與張司馬敘舊”
李孝先停在三步之外,輕聲提醒著李承志。
“快請”
話已出口,李承志才驚覺自己在關城上吹涼風,又豈是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