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正月下旬,但北郡依舊是大地冰封,山野間白雪皚皚,如銀裝素裹。
滹池今滹沱河并無化凍的跡像,兩軍一在河南,一在岸邊,隔河對峙。
奚康生裹著駝馬填制的大氅,在望樓上站了還不足一刻,就被凍的直打哆嗦。
委實凍的受不了,奚康生罵了一句娘,又領親衛下了望樓。
十二月中,朝廷下旨,皇帝御駕親征,帝輦已至河東,欲與李賊決一死戰。令征北將軍元遙自六鎮出兵,南下騎援。
元遙自是不敢怠慢,出兵十五萬,兵分三路,任奚康生、邢巒、元恒為左、右、前三路將軍,往河東進發。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按原本計劃,左路從朔州開拔,入肆并兩州,經雁門、定襄、太原等郡。
中路與右路則從柔玄鎮起程,而后一路沿太行山,另一路由定州、相州,最后三路大軍于上黨會師
之后再看朝廷決議,或直接往華州,或是往河東郡暫駐待命。
倒非元遙擅做主張,非要繞路,而是圣旨中就是如此授意。也是因為風雨欲來,人心浮動,各郡相繼起事,頗有星火燎原之勢。
所以朝廷意欲敲山震虎,有意遣鎮軍震懾地方。
想法是好的,但現實卻很殘酷。
剛過雁門郡屬肆州,奚康生就被堵在了滹池以北,半步不得寸境。而攔路虎就是秀容郡守裴安之。
肆州沒多大,就只三郡,分別是雁門、秀容、新興,人口還沒有汾州多。
但就只一個小小人秀容郡,人口也就十數萬,卻如一座巨山,牢牢的攔在奚康生的面前
也是見了鬼,一伙叛軍而已,不但有小型石炮配重式,竟還有火油彈、火箭
是不是再過些時日,連那千斤重的火炮也能拉到陣前來
要說和李承志沒關系,奚康生敢改姓李。
奸詐小賊,終究是得勢了
暗暗咒罵,心中愈發陰沉,奚康生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傳令,撤兵,先退回郡城”
“啊”
左右好不驚詫,“若是監軍問起,該如何交待”
“我交待個鳥毛有本事,讓他元太安和爺爺換換”
不提就好,一提奚康生就一肚子火。
也不知哪里走了風聲,稱奚康生之從子達奚,實為奚康生之幼子,如今在李承志帳下聽命,頗受重用,已為水軍都督。
謠言不徑而走,不但傳到了洛陽,更傳到了六鎮。
也不知皇帝如何授計,元遙并未當面問過奚康生,但事事處處都透著猜忌之意。
就如此次出軍,邢巒與元恒軍中都未置監軍,偏偏奚康生這一路卻有監軍隨行,還是元遙的親弟弟元定。
意圖不言而喻。
“也罷”
奚康生勐吐一口氣,白霧就如長練,須臾間又消失于無形,“你即刻就去,將監軍請來,請他觀戰”
左將心中突的一顫奚公這是要強攻
但轉念一想,他又釋然也對,不讓元定親眼見識一番,還以為奚公畏戰不前,更有可能懷疑已與叛軍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