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樣的戰績,胡保宗說不驚訝是假的。
這簡直就成奇跡了
再看李承志第一次出戰,戰績便這般傲人,為何還能如此淡然
這根本不似少年人的心性。
你就算不害怕,總該驕傲一下吧
胡保宗哪里能想到,李承志都沒來得及得意,就被戰爭的殘酷給嚇懵了
“這也是你從史書上看來的”胡保宗又狐疑的問道。
他不似李松,被李承志用“神仙托夢”的借口糊弄過,所以比李松還要震驚。
“當然”李承志由衷的嘆了一口氣,“確實如你所說,這三國志還真是奇書”
他不敢肯定,像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藤甲兵、火燒司馬懿等等的典故,三國志里是不是也有記載。
但至少知道,火燒赤壁是肯定有記載的。
不然哪有蘇軾的赤壁懷古
那時還沒羅貫中呢
所以李承志是真的有些佩服怪不得有傳言,自三國演義出世之后,許多牛人和梟雄,都拿這本書當兵書看
包括他自己,眼下還真的靠從三國演義里看過的那點軍事知識撐場面
這還真有點“一本三國打天下”的意味
李承志稍一提醒,胡保宗就想起來了。
三國志和三國志注中,確實有火攻的記載,但兩本足四十萬字,針對火攻的記載,估計還沒一百字,所以胡保宗有些想不通,李承志難道把這四十萬言全刻在了腦子里,一旦遇到類似的難題或戰事,他就能在一瞬間,精準而有效的找到相應的典故和辦法
不然這火攻還好說,但那冰城怎么解釋
匯報了殲敵數,李松又匯報了繳獲戰馬十二匹,駑馬十九匹,馬車八駕,角弓二十五張,木弓十九張,另有刀槍箭支若干
李承志很是驚奇。
那么大的火,竟然還能繳獲這么多
其他的先不論,這馬和弓,可是真正的好東西。
公戶加隱戶有兩百余,可戰兵卒超三百的李家堡,為何才湊了二十個騎兵
絕不是因為會騎馬的兵卒不夠。新丁不論,那一百老卒跟著李始賢打仗的時候,不是親兵就是斥候,哪個不會騎馬打仗
關鍵在于馬太精貴,不好養是一方面,還要在于馴。
如果不是馴過的馬,聽到一聲鑼響,一個蹶子一尥就驚了。還打仗,馬上的騎兵不摔死就不錯了。
還有這弓,不說材料好不好找,光是做弓的木材需要一到兩年才能陰干這一點,就不是想造就能造出來的。
至于剩下的刀槍箭支以及人,李承志就不是很在意了。
一百八十多人,已然不少了,用來造甲肯定沒問題。
但要說造完甲之后就全部滅口,李承志總覺得不太合適。
他沉吟道“這些俘虜全是僧壯”
“只有一半”李松回道,“另一半是宋家的鄉丁”
“一半”李承志非常驚訝,“這賊酋膽子大呀這些人才降了幾天他也不怕隊伍中降卒過多,引起嘩變”
“不是全部的一半,是活下來的一半”
李松解釋道“為了迷惑我們,宋氏鄉丁全被放在了明處,也就是站在馬車旁邊,執矛負弓的那一百步卒。這些都是受了脅迫才從了賊,根本無一絲戰意,所以墻上剛一射箭,他們就貼著墻根躲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