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酋劉慧汪豪稱擁兵二十萬,胡保宗和李松估算了一下,二十萬肯定是笑話,但七八萬亂民該是有的。
八萬人,賊酋若是心狠一些,將只要能拿的動鋤頭的男丁都算做兵,至少能聚起兩萬丁卒。
所以李承志不是一般的著急,甚至動過讓民戶連夜搬遷的念頭。
不過后來想到可能會有不少人被凍死凍傷,李承志又做罷了。
山下的僧戶也沒有閑著,李松讓那兩個宋氏鄉老帶領,抓緊時間修繕上山的道路,砍樹的砍樹,燒路的燒路,兩千多僧壯干的熱火朝天。
被印澤澆了一層冰,原本能走兩排馬車的山道凍了個結實,印澤投降當夜,李松也只是勉勉強強造出了一條剛能走人的小路。
不說修多寬,至少也要修到原來的程度,不然萬一叛軍攻來,這近萬人連山都來不及上,就可能被包了餃子
看李承志眉頭緊皺,想的出神,過了好久,李松才忍不住的提醒了一聲“郎君,郭觀主還在等你”
李承志回過神,狠狠的瞪了李松一眼。
我都沒著急,你著急什么
怕不是急著想看看,你家郎君會拜哪座神
也是自己嘴欠,編什么理由不好,編了個“神仙托夢”
這下好了,李松在內的李氏族人,全都跟打了雞血的一樣
發了幾頓火,甚至拿“砍頭”“攆到涇州”之類的由頭嚇唬,才算是勉強壓住了一些。
但李承志估計沒什么卵用。
等民戶安置妥當,兵丁整編結束后,他就要著手煅煉甲胄,到時候,一系列不屬于這個時代的手段一顯露,這些人怕不是都的集體
李承志懷疑,會不會有一天,自己被這些族人裹挾著來個黃袍加身
真是嗶了狗了
他狠狠的瞪了李松一眼,攏著袖子,往中臺峰走去。
史記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出雞頭山,見空同氏穴居于此,遂命雞頭山為崆峒山。
所謂的雞頭山,便指的是如同雞冠的三座險峰,又稱三臺峰。
其中天師道占的是中峰,昭玄寺占的是南峰,只有北峰空著。
當時李承志打的便是北峰的主意。
他還想過,如果有機會能和天師道套套近乎,搬上中峰就更好了。
因為大
就像是用刀削出來的一樣,山體異常險峻,山頂卻如平地。
頂上太平觀的大殿就有七間,廣廈十數座,寮房無算,占地超百畝,天師道鼎盛時期,有近三千道民道戶聚居于此。
但現在道士道人加起來還不過百。
與之相比,面積還沒有中臺峰三分之一大的南峰就遜色多了。
自魏武帝死后,天師道便逐漸衰落,至今已有五十余年,昭玄寺的和尚也眼紅了五十多年,但至多也就是在心里想想,沒那一屆的維那敢打中峰的主意。
只因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不濟,天師道也還是大魏名符其實的國教,每代皇帝登基,都必然要去天師道道壇授箓,以示這皇位是“應天須時,受茲明命”